
“全國的天麻會議在家門口召開,真是一件大喜事,也使我學到了先進的種植技術,以后我們種的天麻品質會更好。”昭通市彝良縣小草壩鎮新廠村的麻農左廷漫激動地說。10月22日,2017第五屆全國天麻會議暨中國(小草壩)天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小草壩召開,大會的召開不僅是天麻產業界的一屆盛會,更是昭通市加快推進天麻產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借助全國天麻會議小草壩天麻將從這里起航駛向更大的舞臺。

全國天麻會議提升影響力促發展
昭通市彝良縣小草壩,這里環境優美,原始森林覆蓋率廣,珍稀動植物多樣,天麻在這里歡快地生長,享受著大自然的陽光雨露。小草壩天麻以質優取勝,是全國品質最優的野生天麻生產核心區域,被譽為天麻的故鄉,世界天麻的原產地。
據昭通市副市長蘇建宏介紹,全國天麻會議是為進一步促進我國天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和繁榮的重要會議,自2012年首屆全國天麻會議舉辦以來,大會一直致力于天麻種植、科技研發、食藥同源等推廣交流,歷時五年,通過業內外的廣泛科普和宣傳,使得天麻在人類大健康產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凸顯,對保障人民健康和繁榮地方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天麻是云南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排頭兵,是助推彝良脫貧、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第五屆全國天麻會議在小草壩的召開,擴大小草壩天麻品牌影響力,為小草壩天麻走出彝良、走出昭通、走出云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搭建新的橋梁。
全國天麻會議帶來多項先進技術
目前,彝良縣天麻種植面積5.6萬畝,有機天麻種植企業4家、省級龍頭企業2家、小草壩天麻專業合作社35家,建成了天麻良種繁育中心、天麻“兩菌”廠、天麻野生種質資源保護區、占地1700畝的昭通市高原特色農業天麻示范園、中國天麻博物館等都為全國天麻會議的召開營造了較好的氛圍。

會議期間舉行的天麻烹飪美食品鑒會和小草壩風光油畫展等活動為大家帶去味覺和視覺的享受。天麻產業高峰論壇上,對天麻產業融入大數據、高科技助推天麻生產加工企業在新環保形式下如何降低成本、列為藥食同源為契機爭取政策扶貧突破口以及昭通天麻產業的思考引起了反響。特別是92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周鉉出場,引發與會人員的陣陣掌聲。周鉉教授在小草壩潛心研究天麻十三年,創造了中國天麻有性繁殖法,被譽為“天麻之父”。
此次參加天麻會議的不僅有專家學者,也有外地趕來的客商和種植戶,彝良本地麻農也可以進會場參加會議聽講座。全國天麻會議營造了濃厚的學術氛圍,也讓當地麻農學到了很多先進的種植技術,為天麻品質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每屆天麻會議我都參加,小草壩是世界天麻的原產地,風光秀麗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外地客商陜西漢中西鄉縣食用菌研究所的負責人張國華說道。這屆的天麻會議在天麻食(藥)用菌的菌株選育,仿野生種植、高效栽培、菌種供應、技術推廣等做了有益的實踐。

“五位一體”建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小草壩優美自然風光的同時,因受四川盆地與云貴高原暖濕氣流交匯影響,在小草壩形成了特殊的“準靜止鋒”氣候,境內野生天麻種質資源極為豐富,有烏天麻、綠天麻、黃天麻等,其中,以小草壩烏天麻最為豐富,品質最佳,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優質的天麻種質資源。“小草壩天麻品質卓越,天麻又是健康的守護者,我們人類必須舉力保護開發好。”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院郭良棟說。
據縣委書記姚勇介紹,近年來,彝良縣按照“保護優先、規模控制、規劃引領、基地種植”的發展理念,堅持野生種質資源保護、優質良種繁育、標準化基地化種植、研發加工同步推進,有序發展天麻產業,取得了豐碩成果。2016年12月,以小草壩天麻為主的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創建通過國家認監委驗收,彝良成為全國第2批、云南第1家“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2016年,彝良縣產鮮天麻2097萬斤,實現天麻產值16.01億元,戶均年收入達到4.8萬余元,這些成績來之不易,都是保護開發的功勞。”彝良縣委書記姚勇說。
天麻會議結束后,彝良縣將圍繞小草壩景區、天麻特色小鎮、天麻科技示范園、天麻交易中心、天麻生物資源研發加工區“五位一體”建設,推動小草壩生態旅游和天麻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小草壩次區域中心,帶動縣域經濟發展。通過合理的保護利用開發,促進天麻揚帆起航,駛向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