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5月23日上午,2015第二屆全國豬苓會議在九寨溝縣黃浦大酒店開幕。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菌物學會副理事長文華安,中國食用菌協會顧問、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羅信昌,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2015第二屆全國豬苓會議主席郭順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菌物學會常務副秘書長蔡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盧曉軍,九寨溝縣委常委、九寨溝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羅成友,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宋勇、九寨溝縣政府副縣長李紅梅、陜西省留壩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玉柱、易菇網總裁張升明等領導嘉賓出席大會開幕式并在主席臺就坐。此次會議吸引了國內外200多名豬苓行業相關專家、學者、企業家、種植戶參會。
開幕式上,中國菌物學會副理事長文華安、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郭順星、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盧曉軍、九寨溝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羅成友先后致辭。四川省九寨溝縣政府副縣長李紅梅和陜西省留壩縣政府副縣長楊玉柱進行了《九寨溝與留壩縣友好縣》簽約,四川綠洲康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和九寨溝縣玉誠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了《九寨豬苓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項目簽約。開幕式上還進行了“全國豬苓生產先進單位”、“第二屆全國豬苓會議推薦產品”授牌頒獎,并對支持贊助會議召開的有關單位頒授了榮譽獎牌和證書。
近年來,藥用真菌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菌類藥材的發掘與研究也日漸成為菌物研究領域的重要話題。豬苓是我國常用的菌類藥材,已有2000多年的藥用歷史,在國內外均享有盛名。現代藥理證明,豬苓多糖具有抗腫瘤等作用,作為重要的藥用真菌,在我國已被開發研制成多種中藥制劑,用于防范各種疾病,人們除利用它的保健、藥用價值外,還廣泛運用于航天、航海等領域,市場需求日益增強,市場潛力巨大,豬苓研究、種植熱情也日益高漲。
目前,豬苓研究已成為國內外菌物學術界的重要課題,大量研究涉及豬苓的生物學特性、栽培技術、發酵技術、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等。盡管豬苓產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縱觀產、學、研各個環節,仍然面臨著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如豬苓菌種退化,種植分散,設施化程度不高,豬苓主產區缺乏完整的產業鏈,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規范化、標準化種植體系意識不強,未形成品牌效應;技術力量薄弱,科技創新力度不夠等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豬苓產業的健康發展。
此次會議根據豬苓產業科研、生產的實際情況,安排了《豬苓栽培和產品開發中關鍵問題探討》等多個專家報告,還設置了專題報告環節,《基于GIS技術在四川省豬苓適宜區研究》、《豬苓菌核共生蜜環菌的種性確證》等9個專題報告將于會期與大家分享,同時還安排了新產品新技術暨商務推介會、豬苓產業發展圓桌論壇、豬苓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預備會議,基地參觀等多項日程。此外,20多家企業參與展覽,展示了近百種新產品新技術。
全國豬苓會議由易菇網發起,每兩年舉辦一次,首屆全國豬苓會議曾于2013年5月在陜西省留壩縣舉行。此次會議由中國菌物學會、易菇網主辦,九寨溝縣人民政府、阿壩州科技局、藥倉網、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承辦,九寨溝縣科技局、九寨溝縣豬苓人工種植專業技術協會協辦。 會議將于24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