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日,中國·東營首屆國際菌物產業高峰論壇在東營舉行,來自海內外的菌類權威專家和生物工程公司聚首東營,討論東營菌物產業的發展和未來,在高峰論壇會上,中國菌物學會還向東營市頒發了“中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之鄉”的榮譽稱號。
24日下午2點半,中國·東營首屆國際菌物產業高峰論壇在東營藍海御華酒店舉行,在會上,東營市農業局副局長柳寶旺介紹了東營市食用菌發展情況。柳寶旺說:東營市全市每年產生農作物秸稈約200多萬噸、棉籽殼(含棉籽餅)10萬噸、玉米芯10萬噸及大量農產品加工下腳料、牲畜糞便等。現在,真姬菇、香菇、金針菇、雙孢菇等高檔名優食用菌生產技術已經成熟。并先后取得技術創新成果20多項,申請國家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4項。據了解,目前東營全市食用菌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大碼頭鎮等幾個棉花主產區,形成了相對集中的優勢發展區域。近幾年,工廠化食用菌發展勢頭很猛,先后規劃建設了榮豐等12個食用菌產業園區,全市食用菌龍頭生產企業發展到12家,食用菌生產專業合作社發展到46家,山東榮豐食用菌有限公司是全省規模最大的工廠化企業。
東營農業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羅守玉在論壇上介紹,未來將立足東營的資源優勢和國內外需求,重點發展功能性食品、生物制藥、生物基材料和生物質能源,計劃總投資135億元。計劃投資5億元,以東營農業高新區為重點,突出生物制藥、食藥用菌、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重點建設菌種保藏中心、菌物文化博物館、生物技術中試研發平臺、職業農民培訓中心,構建一個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生物產業中試研發基地,搭建生物技術公共創新服務平臺。計劃投資10億元,建設檢驗檢測中心、電子化交易結算大廳、期貨交易中心、信息網絡中心,打造菌種期貨、拍賣、國際結算交易為一體的菌種產權交易及電子商務平臺。計劃投資30億元,打造成全國最大的工廠化高檔食用菌生產基地。計劃投資10億元,以食用菌作為主要原料,用于生物基料、藥品、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的多功能開發,打造食藥用菌生物制藥研發生產基地。總投資60億元,面向東營橡膠輪胎等產業的平臺化合物需求,采用淀粉或者脂肪酸為原料的生物發酵法等生產工藝,把東營打造成國際領先的國家級生物產業生產基地。計劃總投資20億元,重點發展燃料乙醇項目,主要利用非糧原料的生物質能源,開發雙酶料漿發酵法生產甜高梁秸稈乙醇工藝技術,建設30萬噸生物質能源生產基地。
會上中國菌物學會還向東營市頒發了“中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之鄉”的牌匾,多為對東營市菌物產業發展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