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中國是農業大國,也是農民最多的國家,當前,中國政府把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放在突出的位置,十八大不僅重申“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而且提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食用菌產業“與農不爭時、與人不爭糧、與糧不爭地、與地不爭肥的優越性,能實現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對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改善生態環境,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中國多年發展食用菌的經驗提示我們,食用菌可持續發展特性符合中國國情和長遠發展戰略的需要,在中國耕地資源有限、水資源緊缺、農村廢棄資源(栽培食用菌原料秸稈)豐富的前提下,發展食用菌生產,是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途徑。胡錦濤總書記曾在山東考察食用菌產業時作出了“為農民群眾走向市場架起橋梁,幫助更多鄉親增收致富奔小康”重要指示,這是對食用菌產業在農業中的地位和農民增收致富作用的充分認可。為此中國食用菌協會 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以下工作:
(1)緊抓小蘑菇新農村建設不松手
協會于2006年在全國推行“小蘑菇新農村行動計劃”。“小蘑菇新農村行動計劃”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通過引導農民發展食用菌產業來推動“三農”,發展“三農”,加快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村鎮面貌改善的步伐,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今后,協會將認真貫徹十八大精神,重點扶持貧困山區以及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
(2)提高基地縣綜合生產能力,促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
我國的食用菌產業,正處在從規模生產向加工增值轉變,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從產業化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的關鍵時期,我們的任務還很艱巨: 加快在優良品種和實用技術推廣、重大病蟲害和雜菌防控、標準棚建設、推進先進機械化裝備等方面的建設力度;對菌農加強培訓;圍繞食用菌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技術,加快實用生產技術的集成、推廣和應用,完善基礎設施,建成一批優質、高產、高效生產基地,促進食用菌綜合生產能力的穩步提高;加快食用菌產業轉變增長方式,由注重數量向提高單產、質量轉變;由依靠資源消耗向資源節約、再利用轉變;由主要“靠天吃飯”向提高技術裝備水平轉變;由分散小生產向專業化、集約化轉變等等。
胡錦濤同志的十八大報告,博大精深、意義深遠,我們要結合行業實際,把握其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尤其要把握好報告的主題和靈魂,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為實現中國食用菌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