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四個著力”“五個更多”為食用菌行業指明發展思路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進而提出“四個著力”、“五個更多“的發展思路,這種發展思路對食用菌行業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我國食用菌產業是不斷依托科技創新實現穩步發展的,但與發達國家比較差距較大,究其原因,一是教育體制導致行業高層次技術人才匱乏;二是國家和企業內部對農業科研投入過低導致研發水平滯后,三是缺乏有效激勵機制。
目前我國的食用菌產業正面臨著來自發達國家的嚴峻挑戰,這決定了我們未來的食用菌發展必須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盡快將發展重心轉移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協會將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推動我國的食用菌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領域,從而引發原始創新;整合協會的各種資源做好單項技術優化組合,從而引發集成創新; 結合國家和企業實際,改造升級引進的先進技術 ,提高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從而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建立新型食用菌科技創新體系,保障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
特別指出的是,協會要高度重視和推廣企業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以連云港國鑫為例,該公司近年專注于食用菌工廠化成套設備的研發,著重解決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如何建設自主品牌問題,企業先到日本、韓國等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發展比較先進的國家進行考察,又從那里花重金請來了技術人員和先進設備,然后再依托其精良設備和專業人才,結合國內食用菌生產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國產化研發,經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實踐過程,終于研制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成套設備,該設備屬國內首創,獲得多項專利發明。如今公司已成為一家集開發、制造、安裝、調試于一體的從事食用菌工廠化設備生產的高新企業。協會要多挖掘這類資源,做好推廣和引導工作,為推動我國食用菌企業建設民族品牌、自主品牌做出積極貢獻。
(二)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食用菌,是一種具有高度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的綠色食品, 富含20種基本氨基酸和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有“植物性食品的頂峰”、“素中之葷”的美譽。食用菌營養豐富,藥、食兩用的特點決定了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但由于環境和歷史的原因,我國居民(特別是北方居民)人均消費食用菌數量較低,只占蔬菜總量中的1/30。協會將牢牢把握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擴大內需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規劃的戰略基點,為我國食用菌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1、通過擴大宣傳,堅持工廠化與專業合作社兩條腿走路的方式穩步擴大內需
我國人口眾多,為食用菌這種健康食品提供了前景廣闊的市場,為了服務行業,拓展食用菌市場,協會將充分利用自身擁有的各種媒體資源,從各個角度擴大對食用菌產品及行業的宣傳,積極拉動內需。協會堅持每年舉辦“小蘑菇大產業健康萬里行”活動和食用菌烹飪大賽等,對促進當地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提高食用菌的社會公眾認知度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為拉動國內食用菌產品社會需求,促進食用菌的烹飪應用和市場開發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與蔬菜相比,食用菌價格相對偏高,這也是全國特別是北方市場較小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食用菌生產主要依靠兩大模式——工廠化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工廠化是本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具有質量高、產能大但成本高的特點,這就在產能激增的同時帶來了價格偏低、企業虧損等問題,而專業合作社和個體菇農產品價格較低,根據市場供需情況轉產也比較迅速。面對這種情況,協會始終堅持兩條腿走路,并努力引導兩種模式根據各自情況開辟不同的產品銷路,使產品集中大量上市的季節價格波動小,生產淡季價格低。
2、推進西部戰略,加大對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
十八大報告指出,推進經濟結構性戰略調整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其中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是重要一環。中國食用菌生產區域分布目前很不平衡,東部地區食用菌產量占總份額的80%,約占國土面積2/3的西部地區只占總份額20%,對于食用菌行業來說,要響應西部大開發和十八大號召,推進中西部地區食用菌行業的發展,必須探索一條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的道路,近年來協會非常重視這個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以今年為例:5月,協會組成專家調研小組對西藏食用菌生產、消費、流通等情況進行了全面考察,特別對西藏的冬蟲夏草、松茸、靈芝等得天獨厚的產品進行了關注,并與西藏自治區商務廳(供銷合作社)達成7項合作意向,共同促進西藏食用菌產業發展做大作強; 9月,協會協辦了中國•牡丹江(東寧)第五屆黑木耳節暨世界發展中國家食用菌產業論壇,為牡丹江食用菌行業的成果展示和繼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10月,協會率專家組對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的保育促繁、合理開發利用等情況進行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對云南食用菌行業特別是野生食用菌的發展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議。
與此同時,協會也在想法設法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例如積極爭取民政部的社會化服務項目, 用于國家級貧困縣的農民從事食用菌生產活動,以解決農民技術、資金短缺的問題,這些活動獲得了強烈的反響,達到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在以后的工作中,中國食用菌協會將把握十八大報告精神,總結行業發展和協會工作的經驗教訓,穩促中西部和貧困地區食用菌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