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方式 食用菌夏季栽培必須采用熟料栽培。除了熟料栽培,其他栽培方式,如生料、發酵料、半熟料等,培養基處理都不是絕對無菌的,在夏天高溫、高濕、微生物活躍的環境下,因污染很容易導致栽培失敗。
配方 在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某些品種,在夏季有專用的夏季配方,但是配方調整范圍不大,工廠化生產夏季因配方導致的污染較少。但對于小規模栽培,在夏天就應該注意減少配方中營養料的添加比例,高營養容易導致細菌感染。
拌料 夏季食用菌生產拌料要做到隨拌隨用,即當天拌料,當天裝袋,否則會導致培養料酸化,營養損失較大,這一點工廠化生產都能夠做到。
裝袋(瓶) 拌料后,裝袋(瓶)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一方面減少培養料因時間長而酸化,另一方面防止裝袋后,等待滅菌的時間過長,在栽培袋內酸化。
滅菌 裝袋(瓶)后,要盡快滅菌,裝袋后,在菌袋密閉的環境中,夏季“兩高一活躍”環境中,培養基很容易酸化。
接種方式 一定不要采用開放式接種,即使抗雜能力最強的平菇也要采用精細化接種。
發菌溫度夏季要想辦法降低發菌溫度,如果發菌溫度長時間高于25℃,紅色鏈孢霉等高溫條件治病雜菌很容易出現。夏季生產中,要合理確定生產量,工廠化生產要根據培養房空調的制冷降溫能力確定產量,不能為了數量而生產。農戶在夏季生產中,要盡可能減少擺放密度,增加菌袋之間的空隙,降低菌袋之間的積溫。
通風 夏季培養室、發菌棚要注意通風,保持培養房空氣的新鮮度,避免高溫、高濕、通風不良三種情況同時存在。
消毒 夏季更要注意生產環境的藥物消毒,要提前預防,不能等到污染率失控在加大藥物消毒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