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用足每畝投放量。每畝用干料3000-4000kg以上,這是高產的基礎。
3、要采用發酵料栽培。經過發酵的培養料有利于竹蓀菌絲的分解,可以 分解菌絲體養分的積累,進而提高產量。同時發酵過程還可以殺死培養料中的螨類等各種害蟲,保障菌絲的正常生長。一般發酵40天時間,其中翻堆3次 (每10天翻堆一次)。發酵結束后要確認培養料無氨味后方可下料播種。
4、要增加培養料氮源。氮素不足是竹蓀低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增加培養料的氮源,是提高竹蓀產量的重要措施。可在培養基添加牛糞、雞糞、鴨糞或者尿素。一般尿素的添加量最多不超過總干料的1.5%,禽畜糞的添加量不超過總干料的20%,另在發酵過程中,添加1%左右的碳酸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