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草菇的菌絲無色透明,細胞長度不一,46~400μm,平均217μm,寬6~18μm,平均10μm,被隔膜分隔為多細胞菌絲,不斷分枝蔓延,互相交織形成疏松網狀菌絲體。細胞壁厚薄不一,含有多個核,無孢臍,貯藏許多養分,呈休眠狀態,可抵抗干旱、低溫等不良環境,待到適宜條件下,在細胞壁較薄的地方突起,形成芽管,由此產生的菌絲可發育成正常子實體。
(1)溫度。草菇屬高溫性菌類,生長發育溫度10-44℃,對溫度的要求因品種、生長發育時期而不同。
擔孢子:萌芽溫度為30-40℃,40℃時萌發率最高,35℃次之,30℃以下發芽率最低,高于45℃或低于25℃均不發芽。
菌絲生長:在10-44℃溫度下均可生長,但低于20℃時生長緩慢,15℃時生長極微,至10℃時幾乎停止生長,5℃以下或45℃以上導致菌絲死亡。
子實體發育:子實體發育溫度24-33℃,以28-32℃最適宜,低于20℃或高于35℃時,子實體難于形成。
?。?)水分。草菇適宜在較高濕度條件下生長,培養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90-95%為適宜??諝鉂穸鹊陀?0%時,子實體生長緩慢,表面粗糙無光澤,高于96%時,菇體容易壞死和發病。
?。?)光照。草菇營養生長階段對光照要求不嚴,在無光條件下可正常生長,轉入生殖生長階段需要光的誘導,才能產生子實體。但忌強光,適宜光照50-100lx。子實體的色澤與光照強弱有關,強光下草菇顏色深黑,帶光澤,弱光下色較暗淡,甚至白色。
?。?)養分。研究表明,葡萄糖、果糖、蔗糖、蛋白胨、天門冬酰胺、谷氨酰氨等都是草菇的良好碳、氮源,稻草、廢棉、蔗渣等是栽培草菇的主要材料。分析表明,廢棉中天門冬酰胺、谷氨酰氨較為豐富,兩者含量占其氨基酸總量的1/3,可見,廢棉是栽培草菇的理想材料。但廢棉的含氮量不一,在0.25-1.45%之間,而草菇培養料含氮量以0.6-1%為宜。補充大豆粉可提高產量。
(5)酸堿度(pH)。草菇對pH要求在4-10.3之間,擔孢子萌發率以pH 7.5時最高,菌絲和子實體階段,以pH 4.7-6.5和8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