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等植物一樣,食用菌也有營養生長,營養生長的是菌絲體,多數種類都是雙核菌絲體。營養生長就是菌絲體的生長,通過大量的營養生長將基質轉化為自身的養分,并在體內積累,為日后的繁殖作物質準備。
菌絲體通過分枝而不斷蔓延伸展,在固體培養基上通常形成圓形菌落,在液體培養基中形成菌球,在基質上逐漸長滿穿透整個基質。
菌絲的生長點在其頂端。菌絲細胞產生多種分解基質的酶,并分泌到體外。盡管菌絲以頂端部分進行生長,但是,每個菌絲的每個細胞都具潛在的生長能力。這也正是我們從事菌種生長的生物學依據。在人工培養的條件下,菌絲生長一般可分以下幾個階段:
1.緩慢生長期 接種后,菌種對新環境要逐漸適應,生長緩慢。緩慢生長期的長短與菌種的菌齡、長勢、培養基的理化性質和培養條件有關。在瓊脂培養基上,一般緩慢生長期 2~4天,在天然基質培養基上一般8~15天。
2.快速生長期 緩慢生長期之后,菌絲已適應了新的培養環境,可生長的菌絲量也大大增多,從而進入快速生長期。這一時期,液體培養一般僅1~2天的時間,固體培養則因培養基種類的不同而異,但總的說來,持續時間大大長于液體培養,而且一直延續到長滿整個培養基。固體培養基上的這個時期,菌絲細胞的長速比在液體培養基上也要慢一些。
3.停滯生長期 快速生長期之后,由于基質中養分的耗盡,氧氣的缺乏和代謝產物的積累,使菌絲細胞不能再行正常的生長而進入停滯生長期。這一時期,液體培養時,菌絲逐漸自溶;在瓊脂培養基上則形成老皮,菌絲干縮;在天然基質上,出現大量的黃水和菌皮,菌絲干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