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菇場由于滅菌消毒不徹底,病害防治不到位,害蟲發生嚴重等原因,產量不斷下降,效益降低。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老菇房成功發菌,增加效益。
外圍環境消毒 清潔菇棚周圍環境。糞堆、草堆、垃圾等應清理干凈,將雜草一并清除,并噴灑多菌靈等殺菌劑,徹底清潔環境。
棚內消毒 用多甲溶液(多菌靈、甲醛、水比例1∶2∶100)對棚內進行地毯式噴灑,墻體、墻角、立柱、通風孔等都應噴到,不留死角。對于土棚,應把內墻面鏟去3~5厘米厚再消毒。
曬棚 出菇結束后,揭掉遮陽物和棚膜,對可拆的竹木拆掉后用0.1%~0.2%高錳酸鉀溶液洗刷干凈,利用太陽強光長時間暴曬竹木和菇棚(可雨淋)。10~15天后啟用。該項措施能夠較徹底殺滅棚內病毒、病菌。
更換架桿棚膜 對病害發生嚴重的菇棚,可拆除上層架桿、塑料膜等物,棚內堆以秸稈雜草,點燃焚燒,將草灰翻入土中,重新架桿覆膜,再配以噴灑藥物,殺菌效果很好。靠近村莊、建筑物的菇棚不要采用該法,以免發生火災。
土壤處理 對于必須采用覆土栽培的菇類(雙孢蘑菇、雞腿菇等)和采用覆土方式栽培的菇類(平菇、高溫香菇、靈芝等),對覆土材料宜采用暴曬、藥物悶堆的方法消毒滅菌。鏟去老菇棚內10厘米以上的地表土,更換新土,或對地表土進行與覆土材料相同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