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林地栽培灰樹花


    【發布日期】:2014-04-04  【來源】:《北京農業》  【作者】:金嬌
    【核心提示】:  灰樹花是食、藥兼用蕈菌,具有極高的醫療保健功能,其營養和口味都勝過號稱菇中之王的香菇,能烹調成多種美味佳肴,是極其珍
      灰樹花是食、藥兼用蕈菌,具有極高的醫療保健功能,其營養和口味都勝過號稱菇中之王的香菇,能烹調成多種美味佳肴,是極其珍貴的高檔食用菌,種植簡單,效益較高。近年京郊懷柔、昌平板栗產區灰樹花種植發展較快。
        1  菌棒的制作
      培養料配方  ①栗木屑78%、麩皮15%、玉米粉5%、石膏1%~2%、糖1%。②栗木屑70%、麩皮20%、生土8%、石膏1%、糖1%。③栗木屑45%~50%、棉籽皮35%~30%、麥麩10%~15%、生土8%、石膏和糖各1%。含水量55%~57%。
      裝袋  用折徑15~17cm×長30cm、厚度0.05~0.06cm的聚丙烯袋或高密度聚乙烯袋,裝料14~17cm,袋口套直徑3cm高的套環,加棉塞,蓋防水紙,用皮筋或小線扎緊,然后滅菌。
      滅菌  常壓滅菌,保持100℃,10~12h,或高壓滅菌2h。
      接種  采用優良品種,無菌操作接種。
      培養菌絲  保溫25~27℃,室內濕度70%以下,避光培養,日通風1~2次。15天后加散射光,加強通風,溫度22~25℃,30天后菌絲長滿袋底,表面形成菌皮,然后逐漸隆起,變成灰白色至深灰色,即為原基,可以進入出菇管理。
        2  栽培管理
      林地仿野生出菇  菌絲發滿后,脫去塑料袋,將菌棒整齊地碼放在事先做好的畦內,表面覆上1~2cm的土層,是室內袋式出菇產量的1倍以上。灰樹花在北京地區栽培,最佳排菌下地期在4月中旬~5月上旬。
      菌棒碼放方法  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干燥、不積水、近水源及排灌方便的栗樹或其他樹林。東西走向挖寬45~55cm、長2.5~3m、深25cm的畦,畦之間的距離為60~80cm。畦挖好后,灌一次大水。灌水后1~2天,土不粘腳時,先在溝底和溝幫撒一層石灰,將發好菌絲的菌袋全部剝去塑料袋,將菌棒橫成排豎成行地碼放在溝內,相鄰菌棒要挨緊,排放在溝內的菌棒上表面齊平,每畦可碼放4~5排菌棒。將菌棒與菌棒之間和菌棒與溝幫之間的空隙填上土,至菌棒以上1cm。往畦內放水,使土落實,有空隙或凹坑用濕潤土攏平,保持表層土厚1~2cm。用薄膜將畦四周包嚴,以防畦邊土脫落到蘑菇上而影響食用。在畦的北側和坑中部立兩道橫桿,中部橫桿距地面15cm,北側橫桿距地面30cm,在橫桿上蓋略厚的棚膜和草簾,呈南低北高傾斜狀,太陽直射在草簾上,北側棚膜直鋪到地面上,并用土壓緊,東西兩側留排氣孔。畦內平鋪一薄層直徑1.5~2.5cm的光滑石礫。
      出菇管理  覆土以后,經常揭膜觀察菌絲生長情況,前20天不用澆水,當土壤較干燥時每天早、中、晚各噴水1次,水量以濕潤地面為宜,并盡量往空間噴。灰樹花原基發生后,噴水時應注意遠離原基,避免將原基上的黃水珠沖掉。灰樹花長大后可以在菇上噴水,促進菇體生長。
      5月份以保溫為主,晚上要蓋嚴棚膜,并在日光充足時適當延長陽光直射畦面的時間。6~8月高溫期應以降溫為主,可以用噴水降溫和增加草簾上的覆蓋物來增加遮陽程度。5月中旬以后要將北側薄膜卷起,疊放在草簾上,使北側長期保持通風。菇蕾分化期少通風,多保濕。菇蕾生長期多通風,促蒸發。出菇期保留稀疏的散射光,避免強直射光。
      3  采摘
      灰樹花應該采摘時的標志如果陽光充足,灰樹花幼h顏色為灰黑色,長出菌蓋以后,在菌蓋的外沿有一輪白色的小白邊,它是菌蓋的生長點,隨著菌蓋的長大,作為生長點的白邊顏色變暗,邊緣稍向內卷曲,此時可采摘。如果光照不足,灰樹花幼h顏色較白,生長點不明顯,到菌蓋較大時,要看菌蓋背面是否出現多孔現象,如果恰好出現菌孔,此時可采摘。采摘采收灰樹花時,將兩手伸平,插入子實體底下,在根的兩邊稍用力,同時傾向一個方向,菌根即斷。注意不要弄傷菌根。有的菌根可以長出幾次灰樹花。之后清理碎片及雜草等,過1~2天澆一次大水,照常保持出菇條件,過20~30天就可出下茬菇。
     
      常用計量單位符號 1、時間:d(天)、h(小時)、min(分)、s(秒)。 2、長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 3、面積:m2(平方米)、667m2(畝)、hm2(公頃)。 4、體積:m3(立方米)、L(升)、ml(毫升)、μl(微升)。 5、質量:t(噸)、kg(公斤 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 6、濃度:mg/L、mg/kg(ppm,1×10-6)。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春县| 汉沽区| 临颍县| 平顺县| 锦屏县| 新民市| 诏安县| 财经| 静海县| 襄樊市| 屯昌县| 海盐县| 皋兰县| 威远县| 澳门| 高密市| 信宜市| 广德县| 富川| 永安市| 清丰县| 偃师市| 杂多县| 白沙| 鄂托克旗| 富顺县| 铜川市| 马鞍山市| 监利县| 宁乡县| 耿马| 和龙市| 昌乐县| 微山县| 万安县| 三台县| 南陵县| 河间市| 紫金县| 乌拉特后旗| 利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