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菇:
菌蓋邊緣產生藍色的暈圈,有的菇體表面全部為藍色蓋覆。
發生原因。菇房內采用煤灶加溫,或者菇房緊靠廚房,由于煤炭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毒害氣體,加上通風換氣較差,造成菇體中毒,進而發生變色反應。
防治措施。冬季菇場增溫措施宜采用太陽能、暖氣、電熱等方法,如采用煤火、柴火等方法加溫,應設置封閉式傳熱的煙火管道,防止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進入菇房。
水腫菇:
現蕾后菌柄變粗變長,菇蓋小而軟,逐漸發亮或發黃,最后水腫腐爛。
發生原因:濕度過大或有較多的水直接噴在幼小菇體上,使菇組織吸水,影響呼吸及代謝。
防治措施:加強通氣,增加菇體溫差刺激;菇蕾期盡量避免直接向菇體噴水,采取向地面和墻壁噴水的方式,以保持菇房空氣濕度。
空心菇:
菌柄組織不充實,菌柄中心發白、中空。
發生原因:產菇旺期菇房相對濕度過低,粗土層過干,使菇體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菌柄中產生白心,甚至出現空心。
控制措施:加大噴水量,在子實體生長期,要將空氣濕度調控在85%~95%;調節好粗土粒的溫度,含水量以25%為宜,防止土層偏干而影響子實體的正常生長與發育。
光桿菇:
平菇菌柄細長,菌蓋極小或無菌蓋。
發生原因:由出菇期間低溫引起的。而平菇菌蓋的形成要求的溫度較高,當菌柄在較低溫度下伸長到一定高度時,氣溫仍在0℃左右,并維持較長時間不回升,菌柄表面有冰凍現象,雖不死亡,但菌蓋不能分化形成。
防治方法:在子實體生長發育階段,如遇0℃左右氣溫,要采取增溫保暖措施,提高菇房溫度。
常用計量單位符號 1、時間:d(天)、h(小時)、min(分)、s(秒)。 2、長度:km(千米)、m(米)、cm(厘米)、mm(毫米)?!?、面積:m2(平方米)、667m2(畝)、hm2(公頃)?!?、體積:m3(立方米)、L(升)、ml(毫升)、μl(微升)?!?、質量:t(噸)、kg(公斤 千克)、g(克)、mg(毫克)、μg(微克)?!?、濃度:mg/L、mg/kg(ppm,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