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夏玉米間作雞腿菇高產栽培技術


    【發布日期】:2011-10-22  【來源】:阿里巴巴農業頻道
    【核心提示】:夏玉米間作雞腿菇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將栽培方法介紹如下。 1.夏玉米 1.1地塊與品種選擇 選擇土質肥沃、疏松,排灌方

      夏玉米間作雞腿菇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F將栽培方法介紹如下。

        1.夏玉米

        1.1地塊與品種選擇 選擇土質肥沃、疏松,排灌方便,不漬水的地塊。選擇株形緊湊,適于密植遮陽的掖單22、農大108等玉米品種。

        1.2種植規格 為使雞腿菇出菇期與夏玉米相適應而又不影響播種小麥,應在5月中下旬播種夏玉米,采用大小行種植方式,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60厘米,每160厘米的麥畦套種玉米3行,株距28厘米左右,平均行距53厘米,密度約67500株/公頃。

        1.3田間管理 套種時施土雜肥15000千克/公頃、磷肥1200千克/公頃,為確保夏玉米豐收,玉米出苗后要及時治蟲,麥收后及時滅茬、深耕,在小喇叭口期追施尿素600千克/公頃,其他管理措施與大田相同。

        2.雞腿菇
     
       2.1菌種選擇與培養料的配方 選發菌速度快,菌絲生長旺盛,抗性強,耐高溫的早熟、中早熟品種,如特白28、CC99等。培養料的配方:①棉籽殼100千克,磷肥2千克,尿素0.5千克,石灰2千克,多菌靈0.1千克,水150千克;②玉米芯(粉碎)100千克,尿素1千克,石灰3千克,多菌靈0.1千克,水160千克;③棉籽殼60%,玉米秸 38%,石灰1%,石膏粉1%,多菌靈0.1%;④玉米秸40千克,麥秸40千克,麩皮20千克,豆餅粉3千克,石灰粉5千克,草木灰10千克,食用菌專用肥3千克,50%多菌靈0.15千克,水180千克。

        2.2建堆與發酵 目的是通過高溫殺死料中的雜菌。將培養料中原料按比例加水充分拌勻,判斷最佳含水量的方法是:手握料時,指縫間有水印出但滴不下來為宜。然后堆成高1~1.2米、寬1.5~2米,長度不限的堆,稍加拍實呈龜背狀,覆蓋草簾或麻袋,如果用塑料薄膜覆蓋則要定時掀動,補充新鮮空氣。料溫達60℃以上,保持10小時,然后倒堆。當溫度再達到60℃后,再保持10小時。再倒堆,如此3~4次即可。發完后,攤晾降溫。發酵良好的料堆,色澤加重、無異味、含水量適中、不發黏、質感好。

        2.3播種 雞腿菇播種時期以玉米拔節至小喇叭口期為宜。播種前1~2天要在玉米大行挖40厘米寬、20厘米深的菇畦,地勢低洼的地塊畦床要淺些。用分層接菌的方式播種,菌種量約占干料重量的10%~20%。播種時先在畦內澆透水,待水滲完后在菇畦內均勻撒入石灰粉消毒200克/平方米,再噴些殺蟲劑防治地下害蟲,一般用溴氫菊酯10克/平方米。然后將配置好的培養料和掰好的菌種塊(大小直徑 1厘米左右)分層播入畦內:第一層是菌種,占全部用種量的20%;第二層是培養料,占全部料量的50%;第三層是菌種,占全部用種量的35%;第四層是培養料,占全部料量的50%;第五層是菌種,占全部用種量的45%,菌種要均勻撒入。培養料壓實后蓋上一層地膜,最后用10厘米厚的濕土將地膜全部蓋住,以保持水分。

      3.田間管理與采收

        播種后,保持料溫22~28℃,溫度過高可噴水降溫,每天早晚要適當揭膜通風。播種10天左右,注意觀察菌絲生長情況,如果培養料已變白,證明菌絲已生。隔20天左右待菌絲長滿后,把表土、地膜扒掉,5~8天開始出現子實體原基,進入子實體生長階段。這時溫度應保持在16~24℃,增加空氣濕度,可早晚各噴1次水,干旱嚴重時可適當增加噴水次數,從出現小菇蕾到第1次采收需4~5天時間。雞腿菇成熟快,很快會開傘自溶,當菌環剛開始松動就要及時來收,采摘時應整叢采下。第1茬由于營養充足,溫濕度適宜,產量最高,一般占總產量40%以上,采完第1茬后要及時清理畦面上的死菇,加強田間管理,此間應經常觀察培養料有無污染現象,若發現雜菌污染要及時用無菌小刀將污染處全部割除,并撒石灰粉消毒。隔3~4天便會出現菇蕾,可重復以上管理措施,到玉米收獲時雞腿菇可采收3~4茬。在此期間若遇雨天要加蓋農膜。

        4.效益

        4.1增加土壤養分 采完雞腿菇后的廢棄料連同大量菌絲體在秋種前一起翻入土壤中,翌年取土化驗物理性狀和養分含量證明:土壤容重減少2.4克/立方厘米、孔隙度增加8.5%、含水量增加0.8%、有機質提高0.657%、全氮提高0.028%、全磷提高0.033%、速效氮提高26.5毫克/千克、速效鉀提高152毫克/千克,改變了土壤理化性狀,增加了土壤各種養分含量。

        4.2增加產量 在大小行種植玉米套種雞腿菇的條件下,玉米不僅生長正常,而且培養料在轉化過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增強了玉米的光合作用,使玉米生長健壯,提高穗粒重和千粒重。間作區比不間作區增產592.5千克/公頃,比對照提高5.7%以上。

        4.3效益 間作區與對照區比較,間作區玉米平均產量10987.5千克/公頃,雞腿菇平均產量205027.5千克/公頃,間作效益可提高6倍之多。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海县| 古丈县| 白水县| 左贡县| 石城县| 尉氏县| 进贤县| 如皋市| 贺兰县| 灌阳县| 亳州市| 台北县| 邵东县| 五常市| 皮山县| 临颍县| 江孜县| 靖安县| 清原| 新田县| 韩城市| 苏尼特左旗| 余庆县| 武定县| 台江县| 黔南| 宣城市| 临沂市| 宜州市| 和硕县| 普洱| 家居| 永昌县| 义马市| 烟台市| 万载县| 东丽区| 宜昌市| 青浦区| 阳西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