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蘑栽培種經過40~50天的后熟,就進入了后期的短草簾子覆蓋地栽管理階段。此期決定著元蘑產量高低、品質優劣。是元蘑生產的重要環節。
1、作床。菇床應選在地勢平坦、近水源、水質好、無污染的地方。耳床要求床高10~15厘米,寬1.5米,床與床之間應留50厘米的工作道。然后向床面依次噴灑500倍的除蟲菊,除草劑,輕撒石灰。最后在床面上鋪上編織袋上面輕撒石灰。
2、割口。菌袋經過70~80天室內培養后。菌絲體生理成熟,便轉入出菇階段。出菇必須進行劃口,根據北方氣候條件,應在8月中旬進行菌袋劃口。菌袋割口時進行倒立割口,割口時下端留4厘米上端留2厘米,劃割V字型口。開口個數4或12個口,程倒品字形擺放。角度為450~550,4個口斜線長度4厘米,12個口的斜線長度2.5厘米。劃口的適宜深度為0.3~0.5厘米左右。
3、地擺菌袋短草簾子覆蓋。將開口后的菌袋放在澆透水、除蟲、滅菌后的菇床上。袋與袋之間的距離為18厘米。隨擺隨將2米長的短草簾子將菇袋遮蓋住,菌床中間草簾子上方應放一條霧管以利后期澆水。
4、菌絲扭結原基形成期。開口后15~20天菌袋表面可見菌絲扭結,此階段噴水要少噴、勤噴,澆水使草簾子濕透但不滴水為宜,不要使開口處積水,以免引起腐爛。早晚將菌床每隔15米處將草簾子側面少打開些。
5、發育迅速生長期。尖頭菇蕾形成逐漸變成黃色,該期需要較多的水分。隨著菇體的變大,澆水量也應隨之加大,每天增加噴水次數,草簾子應有水滴滴落。每天早晚將草簾子側面打開10分鐘左右。
6、成熟期。菇蕾形成后,約20天,元蘑子實體發育成熟,菌蓋展平,邊緣由內卷伸平至反卷,菌蓋呈現黃色至淺黃綠色,表面有白色孢子放出。
7、采收與加工。菇體完全成熟時,菇體重量下降。應在7~8成熟,邊緣內卷,未放孢子時進行采收,此期菇質鮮嫩、品質佳、產量高。元蘑采收后應盡量鮮銷價格較高,每公斤在5元左右。亦可曬干后保存,進行干銷。干銷公斤在44元左右。(尚志市遠成食(藥)用菌林下資源研究所 許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