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wǎng)-食用菌產(chǎn)業(yè)門戶網(wǎng)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wǎng)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榆耳高產(chǎn)栽培技術


    【發(fā)布日期】:2010-08-16

      榆耳(Gloestereum incqrnatum s. Ito er Imai)也稱膠韌革菌,分布于遼寧、黑龍江、吉林等地,發(fā)生在榆或春榆的枯死樹干上,是一種非常珍稀的野生食藥兼用菌。可以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特別是治療腹瀉,效果好。榆耳子實體膠質(zhì),無柄,腎形,耳片狀或扇形。常疊生,直徑6—15厘米,膠質(zhì)厚3厘米,邊緣內(nèi)卷,鮮時杏黃色或桔黃色,干后為黃褐色或咖啡色。
      近年來人們對榆耳食藥用價值認識加深,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2001年市場價格已達60—70元•;公斤的負1次方,導致人們破壞性采集,使野生資源瀕于枯竭,所以榆耳的人工栽培勢在必行。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食用菌科學工作者們就開始對榆耳進行馴化,近2—3年開始試種,雖然已試種成功,但生物學效率不甚理想,僅為50%—70%,筆者于2000—2002年,對榆耳進行了多輪的栽培試驗,總結(jié)出生物學效率為100%—120%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現(xiàn)將此技術要點簡述如下,以供栽培者參考。

     一、栽培季節(jié)的選擇
      榆耳耳片形成的適合溫度為14—20℃,最適溫度為15—18℃。人工栽培榆耳,春栽一般選擇3月上旬,秋栽選擇8月上旬;如果人為控制溫度,則可以周年生產(chǎn)。

     二、菌種制作
      1、母種制作 利用PSA+0.5%KH2PO4+0.4%MgSO4+10%蠶蛹粉的斜面培養(yǎng)基,在無菌條件下接種事先篩選好的野生優(yōu)良菌株,放于23—26℃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10—15天后菌絲滿管便可擴繁。
      2、原種制作 用78%木屑+20%糠+3%豆粉+1%蔗糖+1%石膏粉,配成含水量為60%—65%,pH7—7.5的固體培養(yǎng)基,分裝于750g的罐頭瓶中,裝至瓶肩處,在料中央打4/5深、2厘米粗的洞,用0.04厘米的聚乙烯膜封口,在1.4MPa下,滅菌2小時(或100℃條件下蒸10小時)。冷卻至30℃以下進行封閉式接種,每支母種接5瓶原種,集中置于23—26℃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30天后菌絲滿瓶,再擴接栽培種。
      3、栽培種制作 用40%闊葉樹木屑+35%棉籽殼(或棉絮)+20%米糠+4%豆粉+1%石膏粉,配成固體培養(yǎng)料,含水量60%—65%,pH7—7.5,裝瓶、滅菌、接種方法同原種制作,每瓶原種擴接成50瓶栽培種。培養(yǎng)方法同原種,但由于栽培瓶數(shù)量較大,培養(yǎng)時應經(jīng)常通風換氣,使培養(yǎng)室內(nèi)空氣新鮮。

     三、栽培管理
      1、栽培袋制作 榆耳利用全熟料、小袋、封閉式點接的技術路線進行人工栽培,所以塑料袋必須選用耐高溫高壓的聚丙烯袋,目前使用效果較好的為哈爾濱市北青塑料制品廠生產(chǎn)的17厘米×33厘米×0.05厘米的折角袋,無棉蓋體封口。培養(yǎng)料配方為45%闊葉樹木屑+30%棉籽殼+3%豆粉+0.4%KH2PO4+0.4%MgSO4+0.2%多菌靈+1%石膏粉,配制成含水量為60%—65%,pH8—9的固體培養(yǎng)料便可裝袋,每袋裝干料450g,料袋松緊適中,中央打洞,封口后滅菌。用高壓蒸汽滅菌鍋1.4—1.5MPa下處理2—2.5小時;也可自建滅菌土灶滅菌,在100℃條件下處理10—12小時。當料溫降于30℃以下時及時接種,以減少雜菌污染,縮短菌絲生長緩慢期。由于是封閉式接種,所以兩人配合操作速度快,成功率大。
      2、發(fā)菌管理 將接種后的料袋集中放于事先處理好(包括殺菌、殺蟲、滅鼠)的培養(yǎng)室內(nèi),可直立放于培養(yǎng)架上,袋與袋間距1厘米;也可橫臥于無培養(yǎng)架的室內(nèi),“井”字型擺袋,不超過10層。培養(yǎng)室內(nèi)溫度控制在20—26℃,空氣相對濕度65%—70%,如果空氣過于干燥,則噴霧狀水調(diào)節(jié)。暗光發(fā)菌,同時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
      在發(fā)菌管理的第3天,開始對栽培袋進行查雜,發(fā)現(xiàn)污染及時棄除,輕者可放于低溫處繼續(xù)發(fā)菌,因為低溫可抑制雜菌;重者則深埋。發(fā)菌管理過程中,要保持培養(yǎng)室內(nèi)無雜菌、無蟲、無鼠害。40—50天后菌絲滿袋,逐漸進入生理成熟期。優(yōu)質(zhì)的菌袋應該是:菌絲色澤潔白、生長健壯、無異味、無雜色。
      3、出耳管理 將菌絲達到生理成熟的菌袋,橫臥、正反顛倒,擺成1米高的菌墻,室溫降至18℃,同時給予散光照射,3—4天后,袋口料面上便形成乳白色的菌絲扭結(jié)體,即原基。榆耳原基形成后,去掉無棉蓋體,再沿料面切割掉多余的料膜,露出榆耳原基,室溫控制在15—20℃,晝夜溫差5—8℃。空氣相對濕度85%—95%。耳芽形成之前不要向原基上噴水,當耳片長至3厘米以上時加大噴水量,向耳片上噴水,并以耳片濕潤、不收邊為準。
      榆耳耳片形成階段,室內(nèi)必須保持空氣新鮮,每天通風3次,每次30—60分,噴水后應通風,不可噴“關門水”。較強的散光照射,是保證耳片色澤純正的必要條件,所以必須保證300—500lx的光照強度。榆耳子實體生長比較慢,從原基形成到子實體成熟需20—25天。
      4、采收管理 當榆耳子實體長至10—15厘米,耳片邊緣反卷,將要彈射孢子時,便可采收。采收的前一天停止噴水,選擇晴天采收,以便曬干。采收的方法是:用鋒利的小刀,從耳基割下耳片,采大留小。采收結(jié)束后,清理料面、停水養(yǎng)菌3—4天,當料面再次形成原基時,進行二潮耳的出耳管理。采收的子實體去蒂后可鮮食,也可烘干或曬干,當含水量為13%—14%時,包裝貯藏。榆耳小袋栽培可采收三潮耳,生物學效率可達100%—120%。(趙義濤)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fā)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lián)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xié)議  |  信息規(guī)范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西市| 平邑县| 久治县| 宁津县| 抚顺市| 松溪县| 电白县| 上高县| 龙岩市| 额尔古纳市| 秦安县| 平果县| 泰顺县| 沙河市| 徐闻县| 安康市| 东乡县| 保山市| 南投市| 虞城县| 嘉峪关市| 沂源县| 贵港市| 荔浦县| 南开区| 稷山县| 鄂托克旗| 海门市| 如皋市| 巴林左旗| 漳州市| 林西县| 丰原市| 九寨沟县| 斗六市| 开江县| 徐州市| 迁安市| 尼木县| 房产|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