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袋栽香菇在各地發展迅速,生產實踐表明,如何提高菌袋成品率、降低生產成本,是提高種菇效益的關鍵環節。為此,我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影響菌袋制作期的各種因素,并進行了改進試驗,總結出一套較為有效的綜合技術,現介紹如下。
1、采用高質量的塑料袋 盛裝培養料的塑料袋質量的優劣,對菌袋成功率的提高有一定作用。優質的塑料袋耐高溫、拉力強,高溫條件下不易產生沙眼,而品質差的塑料袋則易碎、易爛,滅菌后易出現小沙眼,而品質差的塑料袋則易碎、易爛,滅菌后易出現小沙眼,為培菌期埋下隱患。經試驗改過去常用的0.03~0.04mm厚為0.05~0.06mm的塑料袋,高壓滅菌的宜采用0.05~0.07mm厚的聚丙烯塑料袋。塑料袋厚薄要一致,均勻,膜面粗糙不用。
2、改善木屑顆粒的粗細度 木材加工廠的下腳料鋸末木屑,呈針狀,具鋒利尖端,裝袋來菌過程中易刺破菌膜而形成針狀洞孔,培菌期雜菌易浸染。改用木材專用粉碎機生產的木屑,顆粒較粗,呈四方形塊狀,無突出尖狀,顆粒均勻,吸水性能好,不易刺破菌膜。
3、培養料配制時加入《保菇神》 并嚴把水分關 在培養料配制時加入0.2%《保菇神》, 滅殺培養料中雜菌,是提高袋栽香菇菌袋成品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常規配料時加水量一般為120%~130%。培養料內含水量的多少影響香菇菌絲的正常生長,含水量過低時菌絲生活力降低,含水量過高則降低菌絲的呼吸強度,影響菌絲生長。因此,培養料的含水量宜控制在52%~55%范圍內。
4、菌袋裝料松緊度要適宜 將培養料徹底混拌均勻,若發現濕團塊,要使其散開,防止干濕,不勻,拌勻后堆悶1小時左右及時裝袋。裝料時松緊適度,防止過松或過實,過松或過實均不利菌絲生長。料裝好后要將兩端用線繩或尼龍繩扎緊。采用雙膜裝袋的,要套好外層膜。拌好的料最好在6~8小時內裝完,防止停放時間過長而使料內滋生雜菌。
5、菌袋徹底滅菌 裝好的菌袋要當天滅菌,不宜放置過夜。菌袋在滅菌灶內的擺放呈“井”字形,盡量多留空隙,每放7~10層應留一層格子,格子可采用行桿或薄木板,利于灶內蒸汽流通,提高滅菌效果。滅菌灶應安裝預熱水裝置,滅菌過程中續水時不可一次加冷水太多,防止灶內溫度降低。并注意勤觀察灶體的溫度,防止下降。滅菌時間根據裝袋和灶體的大小,灶內菌袋的擺放方式、數量而定。滅菌開始時大火猛燒,盡量在3~5小時內使灶體溫度達100℃,灶內溫度上升到100℃時保持8~10小時,否則達不到徹底滅菌效果。
6、嚴格接種規程,確保接種成功率 大規模香菇菌袋生產的接種方式多采用接種室接種法,各地農村都采用接種培菌合用一室的方式。接種室要求干凈、干燥,遠離污染源。滅菌好的菌袋移入接種室后,封閉門窗,用《保菇神》水溶液噴霧消毒,接種時間最好安排深夜或凌晨,接種時3~4人一組,嚴格操作規程,接種工具、接種人員雙手要用75%的酒精嚴格消毒,接種要迅速準確,接種量要足。
7、培菌期調控環境溫度、通風、換氣 培菌室要求干凈、通風、干燥,室溫宜控制在18~25℃,菌袋移入之前對培菌室用《保菇神》嚴格消毒殺菌。氣溫在18℃以上時菌袋呈“井”字形擺放,不宜超過5層。菌絲萌發后加強通風換氣,當菌絲擴展超過2cm左右時,可將外層膜去掉,以利于菌絲加強呼吸促進生長,也可不將外層膜去掉,直到菌絲滿袋。在菌袋移入培菌室之前和每次倒垛刺孔前后,用《保菇神》水溶液噴殺培菌室的雜菌是提高袋栽香菇菌袋成品率技術的關鍵措施。
8、培菌期內經常檢查菌袋發菌情況,防止雜菌浸染 結合翻垛經常檢查菌絲生長情況,發現菌袋感染雜菌,要及時隔離,取出單獨管理,加強通風。局部發生雜菌感染,可用200倍《保菇神》溶液涂抹或注射感染部位。發生量大時,要挑出被污染的菌袋曬干或掩埋。發現有紅色鏈孢霉感染時,將其及時清理出培菌室,深埋或燒毀,謹防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