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聽了您的上述介紹,好像有些環境條件,不是按著金針菇本來的要求去滿足,而是人為有意控制,讓它按著我們要求的樣子去生長,是這樣嗎?
你說的不錯,人工栽培的金針菇與自然生長的金針菇是不同的,它是人們有意地增加環境二氧化碳濃度,減少光照,配合低溫、高濕的環境條件,使金針菇向著蓋小、柄長、色淺、脆嫩的方向發展,以改善其品質,更適合人們的口味,就有點像我們把蒜苗培養成蒜黃的道理一樣。
下面我來講一下金針菇的菌種及制備方法。菌種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菌種一般分三級,即母種、原種、栽培種。
母種~又叫一級種或試管種,多是由子實體組織分離得到的純菌絲。簡單地說,就是在無菌操作條件下,從子實體上取一小塊菌肉,放入試管斜面培養基上培養,長出菌絲體,再由它經幾次轉管就得到許多試管種,這些試管種就叫母種。為了得到種性優良的菌種,大多數生產單位的母種都來源于科研單位或菌種站,而后再自行擴繁得到數量較多的母種。
原種~又叫二級種,是將母種轉接到栽培料上培養得到的瓶裝或袋裝菌種。
栽培種~又叫三級種,是由原種進一步擴大轉接到瓶裝或袋裝培養料中,繁殖得到的,它是用于大面積栽培的菌種。
問:如果大面積生產金針菇,完全靠購買栽培種進行生產,成本肯定是比較高的,很多個體生產者都想自己制備菌種,為了節省開支,又確保菌種健壯,菌齡適宜,請您介紹一下菌種的制備方法好嗎?
(一)可以。先說母種制備
(二)母種制備
1、常用母種培養基的配方如下:
配方一:叫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
馬鈴薯200克、葡萄糖20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配方二:叫馬鈴薯、蔗糖培養基馬鈴薯200克、蔗糖20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配方三:叫馬鈴薯綜合培養基中有
馬鈴薯200克、葡萄糖20克、瓊脂20克、磷酸二氫鉀3克、硫酸鎂1.5克、維生素B110毫克、水1000毫升。
問:母種的培養基配方有了,如何制作呢?
2、母種培養基的制作方法:
先將馬鈴薯洗凈去皮,稱取200克,切成薄片,加水1100~1200毫升煮沸15分鐘左右,當煮至馬鈴薯酥而不爛時,用四層紗布對其過濾,濾液加入事先用水泡軟的瓊脂,以后繼續加熱煮沸,直到瓊脂完全溶化,然后再倒入1000毫升的燒杯中,再根據配方分別加入其它材料,加熱攪拌,使之完全溶化。如濾液不足1000毫升時,用開水補足,然后趁熱用漏斗分裝于試管中,每支試管的裝量為試管高度的1/5,切勿使培養基沾到試管上部的內壁。待培養基冷卻凝固后,塞上棉塞,每7支試管扎成一捆,上部棉塞部分,用聚丙烯塑料膜包起,外面再罩一層牛皮紙包扎好,以免滅菌時水蒸氣浸濕棉塞。下面介紹滅菌:
母種培養基,因為裝在試管中,體積較小,一般用手提式高壓鍋滅菌即可,也可用家庭用壓力鍋滅菌。滅菌壓力為每平方厘米1~1.4公斤(家用壓力鍋注意看說明書上的壓力),滅菌時間30分鐘(注意開鍋后,排盡冷氣再加壓,壓力達到要求后開始計時)。然后停火,自然降壓至零,再放氣,開蓋,趁熱取出試管束,放在桌面上擺成斜面,斜面長度應占試管長度的3/5為好。待冷卻凝固后,即可接種。下面我們再來講接種:
3.母種接種: 接種工作多在接種箱中進行。接種前,先對接種箱進行消毒。
將斜面試管、接種工具、酒精燈、酒精瓶、酒精棉球等用品放入接種箱內,按每立方米空間甲醛10毫升,高錳酸鉀5克的用量,先將高錳酸鉀放入磁碗中把盛有高錳酸鉀的磁碗放進接種箱內,磁碗中再倒入甲醛液,而后迅速封閉接種箱,進行熏蒸消毒,半小時后再接種。接種時,第一步是將雙手伸入接種箱,并帶進購買來的母種,再用酒精棉球擦拭雙手和母種試管外壁,點燃酒精燈,灼燒接種鉤,然后放入酒精瓶中備用。第二步是用左手拿斜面試管和母種試管,并用右手小拇指和無名指分別夾住兩試管的棉塞拔出,再從酒精瓶中取出接種鉤,烘干后,伸入母種試管內,從中鉤出一小塊帶菌絲的培養基放入另一支試管的斜面中央,再塞好棉塞,即完成一支試管的接種,接好種后將試管放在右側,以后再取一支斜面試管,繼續上述操作,直到將全部試管接完。接完的試管仍按原來的樣子包扎好。
4.母種培養
將接好種的試管放在25℃的培養箱或培養室內培養,10天左右就可長好,用于原種生產。下面講原種的制備。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