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高寒山區地栽香菇新技術


    【發布日期】:2010-07-20

          鐵力地處小興安嶺西南,地理位置均在北緯47度屬于高寒地區,春夏季晝夜溫差大,均在10℃以上。香菇是變溫結實性菌類,晝夜溫差超過10℃以上,生長良好,產量高、個大肉厚、質量好。深受消費者青睞,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畝產量3000—4000千克,投資與產出比1:3.5,畝產值12,000元左右。是繼地栽和袋栽香菇后的一種新栽培模式。同時,也是山區人們脫貧致富的好項目。現將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栽培季節與溫度
          在小興安嶺山區播種期為每年4月20日至5月10日,根據每年氣溫變化盡量早播。一般到翌年5月末至6月中旬結束。地栽香菇主要靠自然溫度低濕發菌,使用的菌種應是中低溫品種,出菇溫度10—25℃,夏季高溫時容易管理,產量也高。
         二、栽培料的配方
          1、配方一(%):鋸末80、麥麩5、米糠10、玉米面3、尿素0.3、石膏1.5、磷酸二氫鉀0.2。
          2、配方二(%):鋸末40、玉米芯40、麥麩9、石膏1、稻糠8、豆餅粉2、50%可濕性多菌靈粉0.2。
       一般使用闊葉、硬雜木鋸末,以柞、樺、榆、色等鋸末為好。據末應及時曬干、過篩、貯存好,要求不發霉變質,不被油質、化學物品污染。
         三、選地與做床
         選擇能自然排水、通風良好、不澇不旱、接近水源、土質疏松、交通方便的地方。不要選低洼澇地、高崗黃粘土或砂漏不保水的地塊。可利用室外庭院或野外大地均可,如果樹、葡萄架下、林下更好。畦床以南北走向最佳,床寬40—60厘米,深10—15厘米,長度不限,每隔10米打一小梗,作業道寬6厘米,床內土返到作業道上備用。播前床面用200克/平方米白灰消毒。
          四、拌料與滅菌
          按配方要求將原料準備好,先將麥麩、稻糠、石膏、豆餅粉等輔料干拌均勻,再加入鋸末(玉米芯)主料堆里干拌均,加水拌到含水在50%—55%。目前滅菌多采用常壓土蒸鍋,投資少、容量大、實用性好等。先在鍋內加入八分水,放上簾鋪好屜布,然后大火加熱,待上大氣之后,在屜布上放10厘米的干料,上氣后再撒濕料,撒料時要把握勤撒、少撒、勻撒、見氣撒料的原則。料撒到離鍋沿10厘米處,在鍋上蓋一塊聚丙烯塑料布,再蓋上麻袋,用繩捆好。待溫度到100℃時計時,大火塊燒2小時,停火出鍋要趁熱(60—70℃),把蒸好的培養料裝入編織袋內,扎好口放到外面冷涼,防止風吹日曬。
       五、播種與養菌
          播種前將床面雜物清理干凈,撒上白灰。把地膜鋪在床上,40厘米寬床用1.2米寬地膜,60厘米寬床用1.5米寬地膜。將菌種從菌瓶內控出,去掉老化的皮,掰成玉米粒大小的碎塊。用2/3菌種與培養料混合均勻后鋪在地膜上,厚9—10厘米,然后壓成6—7厘米厚,表面再蓋上1/3的菌種,壓實,中間略高些,以免養菌期間中間積水。拍好后料面上放置稻草通風,稻草要新鮮不發霉,用3%石灰水浸泡4—6小時,控干水分整稻草順向鋪上,兩側稀些,中間稍隆起要密些,用15—20根稻草做通風草把,草把一頭在料面上,一頭在覆土外。放好草把后將地膜折回,然后再覆土2—3厘米,讓其自然養菌。接種后菇床之間要留好作業道和遮蔭帶,一個作業道一具遮蔭帶。作業道要清理排水溝,以得澇時排水,旱時灌水。遮蔭帶及時種上玉米、向日葵等高棵作物。
          六、打包與上簾
       打包選擇雨后無風晴天,先將床面上覆土摟出,揭開地膜,輕輕除去稻草,不得帶大塊培養料,再把地膜折回,在地膜的重疊處每隔30厘米放一小石塊以便通風。打包時要做支拱、上遮蔭簾,拱條長1.0—1.2米,高30厘米。遮蔭簾可用稻草、葦子加一些枝條制成,一般規格為1.0×1.0米或1.0×1.2米。
          七、轉色與出菇管理
          打包使表面菌皮破裂,上簾后菌絲5天內愈合,這時要促進其轉色,轉色好壞決定整個栽培期的產量,要做到通風與保水兼顧,通風最好選在早晚,每周1次,每次30分鐘,直到轉色完成。轉色過程還要給一定光照刺激促進轉色。
          香菇是變濕結實性食用菌,形成原基要給一定的溫差刺激,僅靠自然條件的溫差,形成的原基往往不多,所要結合自然條件,人為制造更大溫差,可在太陽落山時揭開簾,太陽出來前蓋上簾,一般經過5—6個晝夜溫差刺激,再給一些散射光,培養料表面很快出現裂紋,說明原基很快出現。原基形成后必須在短時間內,給它創造一個適合子實體生長的條件,才能從原基分化成子實體。可向菌床上澆水,向遮蔭簾上噴水,使培養料含水量達60%—65%,遮蔭簾內濕度達85%—90%,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3—4天就能形成小菇蕾,溫度較低需一周左右。待子實體菌褶伸直六、七分成熟邊緣仍內卷,菌蓋尚未展開即可采收。采菇前停水1天,要晴天采收。采菇時不要連根拔掉,應水捏住子實體根部,順時針方向旋轉擰下,采大留小。及時清理留在床上的折菇柄、菇根,要輕拿輕放。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中山市| 阳新县| 湖北省| 潞城市| 贵港市| 资讯 | 汪清县| 仁寿县| 廊坊市| 思茅市| 平南县| 湟中县| 七台河市| 麻阳| 泽普县| 棋牌| 兴义市| 碌曲县| 汝南县| 建平县| 沂南县| 辽宁省| 贵州省| 彰化县| 临沂市| 瓮安县| 迁西县| 永城市| 阳谷县| 汉川市| 乌拉特中旗| 香河县| 潼南县| 中方县| 伊吾县| 博野县| 温州市| 濮阳市| 喀喇|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