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氣供應不足
第一茬平菇出菇時,菇蕾密度往往很大,菇片比較密集,單位時間內眾多菇片需要的氧氣量就大,同時菌絲輸送營養,活力旺盛,生長旺盛,也需要較多的氧氣量。如果在頭茬菇產生時,在某一個時間段,氧氣供應量不足,就有可能出現這種生理性的喇叭菇現象。
二茬以后,菇蕾相對稀疏,菇片也稀疏了很多,常規菇棚透氣量就能滿足菇片和菌棒的正常生理呼吸,所以一般就不會出現喇叭菇現象。
2.主料顆粒太細
頭茬菇出現喇叭菇,與主料的顆粒粗細有一定的關系。如果培養基透氣性差,特別是主料顆粒太細,或者輔料添加量稍大,造成菌棒培養基透氣性不好,菌絲在頭茬菇出菇時,需氧量不足,往往也會造成這種稍微畸形的現象。
3.主料溫度調節不當
頭茬菇開始出菇時,往往是氣溫稍高的時間段,現蕾快,出菇生長快,單位時間內需要的氧氣量和營養量都較大。如果現蕾密集,往往容易忽視料溫等管理細節,造成各項因素失調,就會形成諸如喇叭菇或類似形狀的不大正常的子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