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林下大球蓋菇輕簡化栽培技術


    【發布日期】:2023-01-13  【來源】:惠農網
    【核心提示】:林木生長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資源閑置、前期投入大、生長周期長、見效慢、利用率低等問題,為有效彌補林業見效慢的缺點,發展林下

    林木生長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資源閑置、前期投入大、生長周期長、見效慢、利用率低等問題,為有效彌補林業見效慢的缺點,發展林下食用菌栽培具有較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林下環境濕度大,郁閉度高,適合食用菌的生長和繁殖,林木修剪產生的木屑和樹枝等廢棄物可被作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而食用菌生長能夠利用林下閑置土地,同時促進林木的良好生長,食用菌菌渣就地還林,可以為林木提供有機肥。因此發展林下食用菌栽培不僅能夠實現生長空間互補,而且在光、氣、水、溫等因素的利用上互補互惠、循環相生、協調發展,體現“以林養菌、以菌促林”的良性循環。

    大球蓋菇又名赤松茸、酒紅菇,屬于球蓋菇科的珍稀食用菌,其色澤艷麗,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是菇類市場的暢銷品種之一。大球蓋菇主要利用稻草、秸稈、麥草等農業廢棄物為栽培基質,具有栽培技術簡單、易推廣、產量高等特點。在農業主產區推廣大球蓋菇種植,可以大量消耗農作物秸稈,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同時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林下栽培技術要點

    01 林地選擇和整理

    ①選擇:林地郁閉度為0.3-0.6之間,排灌便利,通風良好,近水源或可以打井,腐殖質豐厚;

    ②整理:林地四周開排水溝,溝深10-15cm,溝寬20-40cm,便于排水;清理林地內枝條和腐殖質,露出地面;地面撒生石灰,每平方50-100g,用于消除病菌和蟲害。

    02 原料處理

    原料組成為玉米秸稈、生石灰,其中秸稈比例為99%,生石灰1%,加水至含水量60-70%;直接混合作為栽培料,不需要進行發酵處理,即實現生料栽培和秸稈資源化。

    03 做畦接種

    常規畦床高20-30cm,寬0.8-1.3米,長度不限,畦床兩邊留排水溝,且與畦床垂直方向林地四周排水溝相通。為避免生料栽培過程出現燒苗現象,可采用矮畦床三層二菌的方式作畦接種,同時與北方林地氣溫相配套。播種的方式采用固體菌種層播,接種量為每平方500-1000克,覆土含水量50-60%,使畦床成龜背形,利于排水,最后覆蓋稻草或松針,用于保濕。

    04 發菌管理

    發菌管理注意溫濕度控制。大球蓋菇菌絲5-30℃均可生長,最適溫度20-25℃。生料栽培過程中培養料發酵溫度上升,當溫度高于27℃時,在畦床上用直徑2-5cm的木棒打孔,深度為穿透畦床高度,數量為每米1-3孔,排列方式為“S”形,數量依據溫度而定。濕度控制一般采用噴灌方式,維持覆土濕度在50-60%之間,同時具有降溫作用。

    05 出菇管理

    播種40-50天后開始出菇,控制溫度在10-25℃,秸稈覆蓋物濕度在60-75%之間。為防止菇蕾被雨水打壞或者防止雨水過大造成培養料腐爛,應及時覆膜保護,雨水過后將薄膜去除。

    06 采收

    以子實體尚未開傘時進行采收,采收時注意避免松動周圍的菇蕾,采收后的洞口用土補平并去除殘菇。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市| 英德市| 宝应县| 双江| 石嘴山市| 临沭县| 交口县| 上蔡县| 乐至县| 德庆县| 仙游县| 厦门市| 共和县| 合江县| 东山县| 福海县| 浦北县| 吉安市| 鄂尔多斯市| 桐柏县| 疏勒县| 界首市| 涪陵区| 涞源县| 锦州市| 宁阳县| 封开县| 始兴县| 县级市| 西乌珠穆沁旗| 平度市| 凤凰县| 安岳县| 伽师县| 罗平县| 景宁| 若尔盖县| 柳河县| 兴安盟| 晋州市|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