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植準備
一般來說準備前工作分為四步,首先就是菌房的建設,建設菌房的時候要使用防水和堅固的材料修建,然后在墻面上安裝一個加濕器和溫度計,再裝上窗口和風扇保證空氣的流通。之后就是養料的配置,白玉菇的原料可以用玉米芯、麥麩、石灰制作;拌料可以用玉米芯、玉米面、麥麩進行攪拌,攪拌充分后就可以使用了,制作完成之后把它們裝到塑料瓶中壓緊實,即可等待接種。
2、滅菌接種
在配置和用料后首先要進行的就是消毒滅菌處理,養料中多多少少會存在一些其他的細菌,如果不進行消毒殺菌的話,可能會對白玉菇的生長造成阻礙。滅菌的方式有兩種,可以把養料放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中進行滅菌處理,這種滅菌方法只需要持續兩小時即可,如果是放在常溫常壓下滅菌的話要持續到20個小時左右。給養料滅菌的工作人員也要進行消毒殺菌,之后將菌種放在養料上發菌即可。
3、養菌管理
菌房內溫度和濕度適合也能夠促進白玉菇的生長,在接種菌種的時候,將菌房內的溫度控制在23度左右,隨著白玉菇生長,慢慢下調溫度,直到將溫度下調到20度,菌房內溫度用加濕器來控制,將溫度保持在55%-60%左右最好。
4、出菇管理
出菇期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出菇期的管理決定了白玉菇的產量,在白玉菇生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會發現在菌袋的上方會出現一些白色的點狀物,這些白色的物質就是白玉原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白色的小點會慢慢的改變形狀直到變成針狀,最后就會出現白色的小蘑菇。在這期間還是要控制一下溫度和濕度,并需要給予一定量的光照,菇農們每天可以進行6小時左右的光照,等白玉菇生長到八厘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