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滑菇反季節栽培技術


    【發布日期】:2023-01-10  【來源】:惠農網
    【核心提示】:一、季節安排根據培養基加熱程度的不同,將滑菇的反季節栽培分為全熟料栽培和半熟料栽培兩種形式,若采用全熟料栽培,可在當地氣

    一、季節安排

    根據培養基加熱程度的不同,將滑菇的反季節栽培分為全熟料栽培和半熟料栽培兩種形式,若采用全熟料栽培,可在當地氣溫穩定在18~22℃時接種栽培,菌袋規格以17厘米×33厘米為宜。內裝培養基0.75千克。半熟料栽培應在秋、冬季自然溫度穩定在7~10℃時接種栽培。半熟料栽培一定要嚴格掌握栽培時間和溫度,溫度過高易出現雜菌污染。

    二、品種選擇

    滑菇的反季節栽培與應季栽培的最大區別在于出菇季節及溫度變化。前者的出菇季節在春、夏季,自然溫度由低向高;后者在秋、冬季出菇,自然溫度由高向低。因此,反季節栽培滑菇不宜采用中、晚生品種。

    因這類溫型的品種多數適宜在低溫下出菇,而應采用極早生或早生品種,其出菇溫度為7~24℃,在夏季可持續出菇到7月上旬。全熟栽培也應采用早生品種。如M88、丹滑8號、9號等。

    三、建造溫室

    在遼寧地區,滑菇的反季節栽培須在秋、冬季進行,而出菇則在春、夏兩季,因此,只有在合適的溫室內才能完成發菌和出菇,進而實現高產。溫室建筑結構仿照普通的蔬菜暖棚即可,但在有保溫墻的一面,每隔2米須設通風窗,以利棚內通風換氣。

    最好將溫室建成半地下式,使溫室底面低于地面1米,這樣可形成冬暖夏涼的出菇環境,夏季出菇時間可持續更長一些。有條件的可采用隔熱保溫材料,按工廠化生產標準建造溫室,實現周年栽培。

    四、原料與配方

    選擇以柞木為主的硬雜闊葉木屑,經夏季雨水堆成半腐熟狀態,麥麩及其他原料必須新鮮、無霉變。反季節栽培在出第2潮菇時,環境溫度逐漸升高,不但出菇時消耗大量的基質營養,而且菌絲自身呼吸也消耗大量營養,因此配制培養基時,應考慮適當增加有機氮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其配方如下。

    木屑80%,麥麩15%,玉米粉2.5%,豆粉1.5%,石膏1%,含水量62%~64%。全熟料袋栽常壓滅菌時,100℃持續12~14小時,半熟料栽培時,培養基撒滿蒸鍋,待溫度達100℃后持續2小時,悶鍋20分鐘,趁熱出鍋。

    五、栽培技術

    1. 制種

    根據栽培時間來確定制種時間,采用17厘米×30厘米的塑料袋,裝0.5千克木屑培養基,滅菌后冷卻到18℃以下接種,置18~22℃下培養,菌齡45~50天即可使用。

    2. 接種

    全熟料栽培時按常規無菌操作技術接種,接種后的菌袋置于18~22℃培養室內發菌,菌絲長滿后,移到出菇室進行出菇管理。半熟料栽培一般采用混播接種,用種量為8%~10%,4/5的菌種拌入培養基內,1/5的菌種撒在菌盤表面,栽培盤的規格為50厘米×35厘米×4厘米,培養基重4.5千克;半熟料栽培也可采用袋栽,袋的規格和培養基的重量栽培戶可根據情況確定。接種7天后,應在袋的周圍縱向扎4~5行通氣孔,孔的直徑以1.5~2毫米,孔間距以1.0~1.5厘米為宜。

    3. 發菌管理

    半熟料栽培發菌初期,接種后的15天內,溫度要控制在7~10℃,并避光。發菌中期,菌盤表面開始變白,提高溫度到13~17℃,仍然要避光培養。經15~20天,菌盤完全形成一體,菌絲密集、濃白,此時應將包盤的塑料薄膜揭開,1~2小時后再將薄膜輕輕搭在盤上,以增加盤內菌絲的氧氣供應。

    發菌后期,這個階段可將溫度提高到17~22℃,并給予散射光照,每隔7天將搭在盤上的薄膜揭開,1~2小時再合上,促菌盤表面形成淡黃色蠟層。黃色蠟質層形成后,應將室溫降到15℃,并減少薄膜,揭開使表面暴露5~8小時,直到表面出現輕微干燥為止。淡黃色蠟質層的形成需20~25天。

    全熟料栽培應在菌絲布滿菌袋后的10~15天脫去塑料袋,將菌柱以8~10厘米的間距立放于地面,上面覆蓋大塊塑料薄膜以利保濕,管理技術與半熟料基本相同。

    4. 出菇管理

    當菌盤表面有米黃色原基形成時,表明菌盤已達到生理成熟,進入出菇管理階段。先脫掉菌盤的薄膜,氣候干燥的地區可用刀片割去上面薄膜,保留底面的薄膜以利保濕。每日向空間噴水3~4次,將溫室濕度保持在85%~90%,適當向盤面噴水,同時增加散射光照,早春季節在中午氣溫較高時給溫室通風,夏季在早晚空氣涼爽時進行通風,創造6~10℃的溫差。

    當菌蓋長到0.5厘米時,適當增加向盤面或菌柱的噴水量,5:00~6:00、9:00~10:00.16:00~17:00各噴水1次,氣溫高時不宜噴水。采用能產生霧狀水滴的設備噴水,如微噴管網、電動噴霧器等。

    5. 病蟲害防治

    栽培前應將溫室用0.5%過氧乙酸噴霧消毒,然后用硫黃或汽霧消毒劑熏蒸,在地面撒一層石灰粉。在發菌期間室內發生菇蚊時,用高效、低毒的菊酯類殺蟲劑除蟲,出菇期間可用黑光燈誘殺或在普通照明燈下放一盞有敵敵畏溶液的容器誘殺蚊蟲。發現菌盤(柱)上滋生雜菌時,應將雜菌感染部位清除,然后用1∶5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擦拭消毒,清除的雜菌污染廢料應深埋或燒掉。整盤(柱)污染雜菌的,也應立即移走并深埋。

    6. 采收

    當滑菇菌蓋直徑達到1.5~2.0厘米時,及時采收。采菇時還應避免菇體將大塊的營養基質帶走,采完1潮菇的菌盤或菌柱,應與正在出菇的分開放置,停止噴水5~7天,但要保持空間濕度,防止菌盤或菌柱表面過分干燥,以后幾潮菇的水分管理根據菌盤的含水情況而定,失水少的菌盤(柱)在噴水時以保持空間濕度為主,不宜向菌盤(柱)大量噴水,失水多的菌盤(柱)可適當補充水分。采完1潮菇后,應將盤面殘菇清理干凈。采收的滑菇應按商家的要求及時加工,防止堆放時間過長引起發熱或開傘。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津县| 商都县| 常宁市| 大田县| 呈贡县| 建水县| 兴海县| 天柱县| 台山市| 江油市| 汤阴县| 桐乡市| 宁陕县| 台江县| 客服| 九龙县| 余江县| 宾川县| 浙江省| 百色市| 客服| 辉南县| 岑溪市| 改则县| 平谷区| 寿光市| 如东县| 开封县| 桂东县| 扎囊县| 万州区| 周宁县| 石首市| 南陵县| 缙云县| 武乡县| 莫力| 甘肃省| 汕头市| 胶南市| 温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