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研究 » 正文

    雙孢白蘑菇培養料的堆制技術詳解


    【發布日期】:2021-11-18  【來源】:惠農網
    【核心提示】:雙孢菇是目前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用菌之一,其肉質肥厚,口感好,深受人們的喜愛。在雙孢白蘑菇栽培技術中培養料的堆制技術是很關鍵的。下面為大家整理出雙孢白蘑菇培養料的堆制技術詳解,一起了解一下吧。

     雙孢菇是目前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用菌之一,其肉質肥厚,口感好,深受人們的喜愛。在雙孢白蘑菇栽培技術中培養料的堆制技術是很關鍵的。下面為大家整理出雙孢白蘑菇培養料的堆制技術詳解,一起了解一下吧。

    1、培養料配方(供 100㎡ 面積栽培)    

    稻草 2000kg(或稻、麥草各半)、干牛糞 1900kg(馬、豬、羊、雞糞均可)、尿素 20kg(根據牛糞含氮量酌情調整)、過磷酸鈣 40kg、硫酸鉀 10kg(或草木灰 60 kg)、石膏 60kg、菜籽餅100kg、石灰 100kg。    

    2、一次發酵技術    

    2.1 工藝流程(翻堆時間:6、5、4、3、3 共計 21 天)稻麥草預堆、干牛糞預堆→建堆(6d)→第 1 次翻堆(5d)→第 2 次翻堆(4d)→第 3 次翻堆(3d)→第 4 次翻堆(3d)→第 5 次翻堆。    

    2.2 各材料加入的時間和數量    

    建堆時糞草全部加入,同時加入尿素 10kg、過磷酸鈣13kg、石膏 12kg、石灰 20kg;第 1 次翻堆時要加入尿素 10kg、過磷酸鈣 14 kg、石膏 12kg、石灰 20kg;第 2 次翻堆時要加入菜籽餅 100kg、過磷酸鈣 13kg、石膏 12kg、石灰 20kg;第 3 次翻堆時要加入硫酸鉀 10kg(或草木灰 60kg)、石膏 12kg、石灰20kg;第 4 次翻堆時加入石膏 12kg、石灰 20kg;第 5 次翻堆時調節含水量在 63%~65%、pH 值 7.5~7.8 即可。    

    2.3 培養料的堆制    

    2.3.1 堆制時間    

    在六盤水海拔 1840m 以上的地區可進行雙孢白蘑菇反季節栽培,一年春秋兩季。春季 2 月上旬至下旬堆料,秋季 7 月下旬~8 月中旬堆料。    

    2.3.2 原料質量要求    

    草料、菜籽餅選用當年無霉變的,糞肥選用新鮮干制無雜質的(如有多種糞肥,牛糞應占 60%以上),其它材料需在保質期內。

     2.3.3 堆料    

    糞料和稻草在建堆前 1 天預濕,如果草料是麥草應提前 3 天用 1%的石灰水預濕,使其含水量在 60%左右為宜。堆料要選擇地勢較高、開闊、平坦、離菇房較近的地點進行,建堆時先在地上均勻鋪上 1 層稻草,厚約 20~25cm,寬 2.0~2.2m,長視場地而定,一般不宜超過 10m。然后往草層上均勻撒 1 層糞料和需要加入的其它原材料,接著按1 層草 1 層糞和需要加入的其它原材料的次序往上堆疊,直到料堆高達 1.5m 時,堆成中間高四周低的龜背形,最上面 1層用牛糞全面覆蓋。在料堆中上部插入 1 支溫度計,每天觀察記錄堆溫上升的情況,堆溫上升到最高點后(75℃左右),開始下降時是翻堆的最適宜時機。    

    翻堆時要把四邊的培養料翻到中間,下面的培養料翻到上面,并把培養料抖松,使有害氣體充分釋放出來,做到整個料堆的草糞混合均勻,才能達到翻堆的目的。經過 5 次翻堆,共計 21 天,培養料制備完成。優質培養料的特點:pH 值 7.5~7.8,含水量在 63%~65%,整體顏色為棕褐色,草料原形尚在、有彈性、輕拉即斷,可見到白色放線菌,略有發酵后的甜面包香味,無氨臭味,無害蟲雜菌,無黃綠色生糞塊及雜物,碳氮比為 17~18∶1。    

    2.4 堆制培養料時應注意的問題    

    (1)料堆不可過厚過寬,以免導致透氣差,抑制放線菌等好氣性微生物的活動。    

    (2)料不可過干或過濕,濕度一般為60%,每次翻堆時注意調節含水量。     

    (3)每次翻堆時,堆寬縮窄10cm,長縮短 60~80cm。    

    (4)露天的料堆晴天最好用草簾遮蓋,以免風吹日曬,造成表層培養料干燥;下雨時要用塑料薄膜覆蓋,注意排水,嚴防雨水大量滲入料堆。   

    (5)堆料和翻堆均不得在雨天進行,主要是培養料含水量不可控,其次會導致養分流失。    

    3、二次發酵技術    

    培養料2次發酵經1次發酵2~3次翻堆后進行,2次發酵的條件更適宜放線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數量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峰值,有益微生物能更好更快地把培養料中的復雜有機物,降解為簡單的小分子有機物,利于蘑菇菌絲吸收利用。培養料的2次發酵有6h 保持 60~62℃的巴氏消毒期,影響蘑菇生長的病蟲害大多被消除。因此,2次發酵后,培養料更適宜蘑菇生長,降低病蟲危害,提高產量和品質。

     3.1 操作步驟    

    把經 1 次發酵 2~3 次翻堆后的培養料趁熱搬進發酵室(或菇房床架上),密閉門窗和通風口,加熱讓室溫、料溫在2~4h 內上升至 60~62℃,保持 6h;然后通風降溫并控制在50~52℃,保持 5d 左右(視培養料發酵情況而定),期間每天通風換氣 3~5 次;最后逐步降溫,24h 內降溫控制在 10~12℃為宜,24h 后關閉升溫設備,打開門窗和通風口自然降溫,發酵結束。    

    3.2 二次發酵應注意的問題    

    (1)2次發酵溫度控制至關重要,盡量控制準確,最高不得超過 65℃,最低不得低于50℃;    

    (2)放線菌等有益微生物為好氣性微生物,要做好通風換氣,同時注意溫度的控制;    

    (3)經2次發酵的培養料播種前要抖松1次,充分釋放有害氣體,同時調節pH值和含水量。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雙孢白蘑菇培養料的堆制技術詳解,希望對您在雙孢白蘑菇栽培過程中有所幫助。

     
    關鍵詞: 雙孢蘑菇 栽培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 伊川县| 肇庆市| 武平县| 成武县| 普格县| 郓城县| 南靖县| 科尔| 德兴市| 新巴尔虎右旗| 巴彦县| 三原县| 凤台县| 陇南市| 武义县| 噶尔县| 定陶县| 双柏县| 札达县| 武山县| 平顺县| 新巴尔虎右旗| 青田县| 沂源县| 南靖县| 昆山市| 井冈山市| 凤凰县| 竹溪县| 黄山市| 孟连| 称多县| 通海县| 云霄县| 阿图什市| 洛宁县| 峨山| 泰州市| 临潭县|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