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是我國需求量很大的藥材,近幾年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天麻的需求量和價格都在逐年上升,這也促進了天麻種植產業。天麻種植過程中,采收及加工非常重要,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下采收時間及加工技術。
一、天麻采收時間
天麻采收應在休眠期或恢復生長前采收。冬季采收的為“冬麻”,春季采收的為“春麻”,以“冬麻”質量為佳。在北方或高海拔地區,天麻生長周期短,一般10月下旬就開始休眠,為防止天麻凍壞,應在11月上旬前收獲;南方及低海拔地區,天麻生長周期較長,通常在10月下旬至1 1月中旬才停止生長,天麻進入休眠的時間晚,宜在11月下旬至12月前收獲,也可在翌年3月下旬前收獲。
二、天麻采收方法
采收前,先將地上的雜草或覆蓋物清除,再挖去覆蓋天麻的土層,接近天麻生長層時,慢慢刨開土層,揭開菌材,將天麻從窖內小心逐個取出,嚴防碰傷,分別將箭麻、米麻、白麻小心放人盛裝天麻的竹簍等盛裝容器中。不能用裝過肥料、鹽、堿、酸等容器裝天麻。
三、天麻加工方法技術
1、分級。天麻的大小直接影響蒸制時間和干燥速率,加工前應先根據天麻大小和重量進行分級,一般分為3個等級。
一等:單個重量150g以上,形態粗壯,不彎曲,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無蟲傷、碰傷,黃白色,箭芽完整。
二等:單個重量75 -150g,長橢圓形,部分麻體彎曲,無蟲傷、碰傷,黃白色,箭芽完整。
三等:單個重量75g以下或有部分蟲傷、碰傷,黃白色或有少部分褐色,允許箭芽不完整。
2、清洗。
將分級好的天麻用清水快速洗凈,不去鱗皮,不刮外皮,保持頂芽完整。洗凈的天麻應及時加工以保持新鮮的色澤和質量。
3、蒸制。
將不同等級的天麻分別放在蒸籠中蒸制,待水蒸氣溫度高于100℃以后計時,一等麻蒸20- 40分鐘,二等麻蒸15- 20分鐘,三等麻蒸10~15分鐘。蒸至無白心為度,未透或過透均不適宜。
4、晾冷干燥。
蒸制好的天麻攤開晾冷,晾干麻體表面的水分。晾干水汽的天麻及時運往烘房,均勻平攤于竹簾或木架上;將烘房溫度加熱至40- 50℃.烘烤3-4小時;再將烘房溫度升至55- 60℃,烘烤12~18小時,待麻體表面微皺; 將高溫烘制后的天麻集中堆于回潮房,在室溫條件下密封回潮12小時,待麻體表面平整;將高溫烘制后的天麻集中堆于回潮房,在室溫條件下密封回潮12小時,待麻體表面平整;再按前法回潮至麻體柔軟后進行人工定型;重復低溫烘干和回潮定型步驟,直至烘干。
5、包裝。
天麻烘干后應及時進行包裝,包裝前應先檢查并清除劣質品及異物,采用內附白紙的塑料箱、盒作為包裝容器,包裝箱、盒應清潔、干燥、無污染,符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包裝箱大小根據需要而定。每批包裝藥材均要建立包裝記錄,包括品名、規格、產地、批號、重量、包裝日期、生產單位、注意事項等記錄。
6、貯藏。
包裝好的天麻,應及時放入貯藏庫中貯存,貯藏庫應通風、干燥、避光,必要時安裝空調及除濕設備,并具有防鼠、蟲的措施。搞好倉庫內外的環境衛生,減少病蟲來源和滋生場所。控制庫房溫度在1 5℃,相對濕度在80%以下,預防蟲蛀和霉變。
7、運輸。
天麻運輸時,不應與其他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質混裝。運輸工具應清潔、無污染、具有較好的通氣性,以保持干燥,遇陰天應嚴密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