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食用菌保健功效的全面認識,食用菌產品的生產與消費以每年20%以上的增幅增長。冬季歷來是食用菌生產品種最全、消費量最大的季節(jié),今年冬季的食用菌市場行情如何?本報邀請山東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專家曹德賓農藝師撰文,推出“2006年冬季食用菌市場預測”,分三期刊出,供廣大讀者參考。
平菇:價格逐漸走低
2005年,全國食用菌總產量1335萬噸,其中平菇產量占18%以上。平菇的生產與消費均為食用菌市場的重頭戲。從今年秋季食用菌菌種生產供應情況、菇農生產意向以及食用菌栽培原料供應與價格等態(tài)勢分析,今年冬季平菇仍為食用菌市場產銷主角。雖然今年秋季多數(shù)地區(qū)蔬菜價格偏低,但平菇價格卻一路走高。7月至9月上旬,山東濟南平菇價格一直保持在5~7元(公斤價,下同),9月中旬略有下調,10月上旬重新回歸高位,10月中旬下調至4元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溫時段大多數(shù)菇農受技術等條件限制而無栽培平菇計劃,平菇栽培仍沿用傳統(tǒng)栽培習慣,等忙完“三秋”再行栽培。因此,大多數(shù)平菇生產者的出菇時間集中在11月后的冬季。預計進入11月后,平菇的價格初期將保持在3元左右;11月中旬以后,將大多保持在2元左右的價位;臨近元旦至春節(jié),價格將會有一定反彈,但勢頭不強,很難超過4元價位;春節(jié)后至2月底前,平菇價格將一落千丈,重蹈前兩年的覆轍,預計價格在0.6元左右,不會突破1元大關,但維持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
雙孢菇:價格先揚后抑
雙孢菇的國內消費量并不是很大,其產量只相當于平菇產量的40%左右,山東地區(qū)這個比例約為50%,但大多數(shù)產品以出口為主,少有內銷。進入10月以后,合格雙孢菇新產品的收購價在6~7元,超市銷售價在11元左右,但在山東濟南農貿市場難覓其蹤影。預計進入11月,雙孢菇價格會有所回落,但幅度不會太大,約在20%左右。12月以后的低溫季節(jié)里,由于大多數(shù)菇農的菇棚沒有升溫設備,一旦棚溫低于8℃,雙孢菇即停止現(xiàn)蕾和生長,因此,遵循貨少價揚的市場規(guī)律,以及臨近元旦及春節(jié)需求量大增等原因,雙孢菇價格將會大幅攀升,一般批發(fā)價將保持在8元左右,個別地區(qū)將直逼10元價位,該價位將一直保持到春節(jié)前。從這一點來看,食用菌生產中安裝諸如大棚水溫空調之類的升(降)溫設備,很有必要且很有價值的。正月的前半月,雙孢菇價格將再次大幅下滑,至3月價格將趨于正常。
香菇:價格高位企穩(wěn)
近年來國內香菇消費數(shù)量直線攀升,但因南水北調工程的緣故,作為主產地之一的河南省的香菇生產量卻直線下滑,2005年香菇生產量僅為生產高峰年份的30%左右,2006年基本停止生產。由于生產量大幅下跌,市場卻大量需求,巨大的供需矛盾最終顯現(xiàn)在產品價格上,讓消費者大跌眼鏡。據(jù)筆者分析,時下三級香菇干品70元左右的價格,才真正體現(xiàn)了香菇的本來價值,前些年過低的價格對消費者形成了心理誤導。預計11月香菇鮮菇批發(fā)價將在6元左右,干品將繼續(xù)保持原有價格或略降;12月以后,價格將會逐漸上漲,一般漲幅將在20%以上,個別地區(qū)或產品質量較好的漲幅將達30%左右。該價位將一直持續(xù)到春節(jié)前,此后降幅亦不會太大,最多保持在11月的價位水平。因為香菇產品的市場仍以干品為主導,菇農在鮮香菇售價不理想的時間段內,可以轉向生產(培育)干菇待售,而絕不要低價傾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