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春市農委多種經營科獲悉:截至11月14日,伊春市21個縣(市)區(局)共有庫存黑木耳8000多噸,這些高質量的木耳正等待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選購“外嫁"。
據介紹,近幾年來,全市上下依托生態和資源優勢,把黑木耳生產作為發展接續產業的一個重點項目,采取政策推動、龍頭帶動、市場牽動等措施進行了強力推進,目前已成為全省13個地市中規模最大的黑木耳生產基地。從2001年至2005年,全市累計生產袋栽木耳14.6億袋,平均每年增長41%,產干木耳2557萬公斤,創產值21.9億元。2005年全市生產袋栽木耳3億袋,創產值4億多元。全市有超千萬袋的種植基地9個,超過500萬袋的林場(所)10個。每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上旬是木耳的采摘期,據農業部門統計,全市今年共產干木耳1萬余噸。
目前,正值木耳銷售旺季,由于伊春市種植戶對于木耳的市場價格與供求信息與外界溝通不暢,致使木耳銷售不旺,全市現有庫存8000多噸。
針對很多木耳種植戶急于銷售的心態,市農委信息中心主任陶明新提醒:我國的木耳市場尚未飽和,需求缺口很大,只要種植戶保持良好的心態,優質木耳一定會找到好“婆家”。據了解,黑木耳主要消費國家除我國(包括臺灣省和香港地區)外,還有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北美、歐洲等很多國家,近年來黑木耳的消費量逐年增加。目前,全球黑木耳年消費量約4.2萬噸,其中我國大陸約3.46萬噸,我國臺灣省850噸左右;我國香港600噸左右。影響木耳銷售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價格,據中國黑木耳網采集點的價格顯示,目前我省木耳每公斤價格分別為黑河市70(元/公斤)、佳木斯市60(元/公斤)、牡丹江市40(元/公斤)、七臺河市40(元/公斤)、雙鴨山市40(元/公斤)、綏化市40(元/公斤)、大慶市50(元/公斤)。我市的目前的成交價格卻僅維持在每公斤32元左右,這與全省價格相比相對偏低。專家分析,造成這種低價優質卻銷售不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市今年遭遇洪水,有些木耳質量有所下降,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市木耳種植戶大多沒有多渠道的信息來源,不掌握準確的市場價格,在求購客戶的壓價下,急于脫手擾亂了正常的銷售市場。伊春市農業專家提醒:木耳是可長期保存的消費品,對于質量好的木耳,一定要尋找到合適的“婆家”。希望種植戶多與當地農業部門聯系,上網查詢、洽談。市政府相關部門正積極開拓銷售渠道,建立多種信息平臺,盡快幫助全市的黑木耳賣出好價錢。
來源:黑龍江農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