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獻 » 《食用菌學報》 » 2009年 » 第2期 » 正文

    雙孢蘑菇褐腐病病原菌的分離及分子鑒定


    【發布日期】:2010-05-17

    李河; 周國英; 劉君昂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物技術開放性中心實驗室;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

    【中文摘要】 對引起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褐腐病的病原菌進行分離和分子鑒定。分離培養褐腐病病原菌,采用CTAB法抽提其基因組總DNA,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ITS4擴增菌株rDNA ITS區序列,擴增產物純化后克隆轉化至大腸桿菌,挑選克隆成功的菌株進行測序。測序結果在GenBank中進行同源性搜索,并下載部分具有代表性種的ITS序列,利用軟件MEGA4構建分子系統發育樹,通過序列分析,鑒定出引起雙孢蘑菇褐腐病的病原菌為Mycogoneperniciosa。

    【英文摘要】 Strain CSUFT0821,a pathogen causing brown rot of Agaricus bisporus,has been identified by determining the sequence of a 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and comparing with corresponding sequences deposited in GenBank. Homology was highest (99%) with an ITS sequence from Mycogone perniciosa (EU380317). A phylogenetic tre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ITS sequences revealed very close proximity between EU380317 and the ITS sequence from strain CSUFT0821,and confirmed that the latter was M. perniciosa.

    【中文關鍵詞】 雙孢蘑菇; 褐腐病; 轉錄間隔區; 分子鑒定
    【英文關鍵詞】 Agaricus bisporus; brown ro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ITS);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基金】國家林業局“948”項目(編號:2004-4-28)的部分研究內容

    【文獻出處】 食用菌學報,Acta Edulis Fungi,編輯部郵箱,2009年02期 【DOI】CNKI:SUN:SYJB.0.2009-02-015

     
     
    [ 文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文獻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蔡县| 鸡西市| 九台市| 宝应县| 尼勒克县| 成安县| 垫江县| 岚皋县| 石嘴山市| 蒲城县| 邮箱| 色达县| 竹山县| 沿河| 苏州市| 玉林市| 江永县| 嘉黎县| 沙坪坝区| 沈阳市| 屯门区| 台江县| 油尖旺区| 镇安县| 济南市| 金山区| 苏尼特左旗| 海淀区| 阿拉善左旗| 垫江县| 新安县| 马尔康县| 佛冈县| 昌江| 永善县| 阿鲁科尔沁旗| 达尔| 漯河市| 彭泽县| 靖江市| 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