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仁高; 王愛仙; 鄧文明; 胡雷; 湯燕飛
福建省南平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食用菌研究中心
【摘要】<正>黑木耳是我國傳統的珍貴食用菌和出口產品,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黑木耳以往一直采用段木栽培,由于木材資源的消耗和生態林保護的需要,代料栽培已成為黑木耳生產的主要方式。近年來,浙江龍泉、云和,福建南平、古田、莆田等南方區域袋栽黑木耳迅速發展,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目前生產上使用的主栽菌株新科1號、Au139等因菌絲活力較弱,抗霉菌能力差,不耐高溫等,在栽培過程中易受霉菌感染而發生流耳、爛袋等問題。我們通過采集在惡劣環境條件(連續雨天、高溫高濕等惡劣氣候)下生長良好的野生黑木耳,對其進行分離、馴化、活力比較試驗,活性酶、DNA指紋測定及出菇試驗等,選育出黑木耳新菌株Au053(自編菌號)。該菌株表
【中文關鍵詞】 黑木耳; 新菌株; 特性; 栽培技術
【文獻出處】 浙江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Zhejiang,編輯部郵箱,2009年06期 【DOI】CNKI:SUN:ZSYC.0.2009-0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