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獻 » 《中國食用菌》 » 2007年 » 第5期 » 正文

    平菇褐斑病病原菌的分離與鑒定


    【發布日期】:2010-05-14

    張瑞穎; 左雪梅; 姜瑞波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北京100081; 北京100081; 北京100081

    【中文摘要】 近年來褐斑病給我國平菇生產造成的損失日益嚴重。其癥狀主要表現為菌蓋表面出現褐色斑點;如果濕度過高,菌蓋表面能形成菌膿;如果感染原基或幼菇,會導致子實體畸形或停止發育。從病斑組織分離出病原細菌T3,根據Biolog自動鑒定系統鑒定結果、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嵌套PCR檢測結果進行了綜合鑒定,確認該病原細菌為Pseudomonas tolaasii。

    【英文摘要】 In resent years,significant loss of Pleurotus ostreatus which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commercially cultivated mushrooms was caused by the brown blotch disease in China.Brown blotch on pileus was formed.If humudity was higher enougy,fungal concerntration could be formed on pileus.If primordium or young fruitbody were infected,it would be malformed fruiting body or stunt.The 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e brown blotch was designated T3.So T3 was identified as P.talaasii on the results of Bilong system,16 SrDNA sequence analysis and nested PCR.

    【中文關鍵詞】 平菇; 褐斑病; Pseudomonas tolaasii
    【英文關鍵詞】 Pleurotus ostreatus; Brown blotch disease; Pseudomonas tolaasii
    【基金】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項目(2005DKA21201)

    【文獻出處】 中國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China,編輯部郵箱,2007年05期 【DOI】CNKI:SUN:ZSYJ.0.2007-05-021

     
     
    [ 文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文獻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龙江省| 东兰县| 通州市| 泾阳县| 扎兰屯市| 常宁市| 陵川县| 正宁县| 荥阳市| 大名县| 会昌县| 敦煌市| 永春县| 萨嘎县| 洪洞县| 九江市| 西昌市| 遵义县| 大安市| 寿宁县| 邵阳市| 岳阳市| 宜春市| 海丰县| 天等县| 三门峡市| 乐陵市| 三门县| 怀柔区| 高碑店市| 板桥市| 新丰县| 社旗县| 凤阳县| 玛纳斯县| 莲花县| 噶尔县| 通河县| 中江县| 酉阳|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