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華
江蘇射陽縣職業中學
【中文摘要】 <正>平菇栽培在我縣農村已普及,但由于技術措施陳舊,產量不高。筆者通過比較試驗,發現滲灌出菇比常規管理出菇可增產30%以上。長蕩鄉菇農徐躍文用此技術,投料3000kg,收鮮菇5682kg,生物效率接近190%。現將其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培養料配制、滅菌接種同常規。待菌絲長滿袋后,在菌袋周圍用刀片劃3~5個寬3~5cm、長20~25cm的口子,移至事先用磚鋪好的出菇場所,然后一層菌袋一層泥堆積,最上層泥要厚些,并做成蓄水溝,利用泥的滲水性和保水性,通過菌袋上的口子將泥中的水滲灌到菌袋中起到補水作用。故在出菇時期水溝內要灌滿水或營養液,采菇后每天灌1~2次水,其它管理方法同常規。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刀片劃口時不要傷害菌絲;菌袋堆積高度一般為1~1.5m,不宜太高;所用的泥土事先進行消毒,易板結的土不宜采用。 采用滲灌出菇,菌墻牢固不易倒,菌袋的兩頭出菇整齊,便于管理,菌袋出過二潮菇后也不用浸泡補水,
【文獻出處】 食用菌,Edible Fungi,編輯部郵箱,1994年05期 【DOI】CNKI:SUN:SIYJ.0.1994-0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