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永紅 黃麗麗 康振生
【機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712100陜西楊凌712100陜西省農業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摘要】研究夏孢子萌發過程的分子機制對于從分子水平上理解條銹菌的侵染過程及其與寄主互作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本研究以小麥條銹菌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32號生理小種(CY32)為材料,研究了用水培方法萌發夏孢子的適宜條件。結果顯示,CY32夏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9℃,最適宜的孢子量是6mg/200mL水,適宜的溶液是無菌蒸餾水。水化能促進夏孢子的萌發,新鮮夏孢子和干燥容器中放置2d的夏孢子經水化15h后,萌發率顯著提高。此方法獲得的萌發夏孢子提取的RNA可以滿足cDNA文庫構建和基因表達分析等分子生物學研究的要求,并為小麥條銹菌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奠定了物質基礎。
【基金】教育部重大科技培育項目(2004-295);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200611D100203); 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項目(IRT0558);
【關鍵詞】萌發條件; 水培法; 最適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