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郊食用菌研究所與吉方簽訂合作協議,在吉國開辟種植基地,共同開發中亞市場
天山網訊(記者 呂淑華)每當看到新疆超市里售賣的各種食用菌,來自中亞的客商們都羨慕不已。不久以后,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百姓都會吃上我們新疆產的各種口味的食用菌產品。
據新疆南郊食用菌研究所所長侯緒營介紹,他們將要和吉方簽訂合作協議,由中方提供技術和品種,吉方提供場地和資金,雙方合作在吉國開辟種植基地,共同開發中亞市場。
侯緒營今年11月底到12月初專程考察了吉爾吉斯斯坦市場,他發現當地百姓消費觀念很開放,喜歡吃蘑菇,包括打湯也放蘑菇。甚至是在婚宴這樣的場合,蘑菇也是一道必備菜品,有點像中國婚宴上的主打菜――魚的地位,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里的蘑菇供應嚴重不足。在考察比什凱克各個食品市場時,侯緒營發現目前吉國市場上銷售的蘑菇主要是大平菇,相當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價格在每公斤1-2美元之間,比新疆高出2-4倍。
吉國目前的蘑菇種植技術比較落后,規模小,還是手工作坊模式,沒有任何設備,品種單一。而新疆南郊食用菌研究所是采用代料栽培技術,具有品種多、原料來源廣泛、生產周期短、產量高等優點。目前,投放市場的產品有十余種,像平菇、香菇、雞腿菇、金針菇都是中國老百姓喜歡的佳肴。相對于傳統農業,食用菌是新興產業,栽培技術和深加工技術要求較高,吉國還不具備這樣的技術水平。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中國已有50多個品種、上千個品系的食用菌可用于人工栽培。
侯緒營說,食用菌之所以在中亞有發展潛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栽培技術具有投資少、操作簡便的特點,非常適合在農村和土地廣袤的地區推廣,也比較符合中亞居民目前的消費水平。如果能解決產品銷路問題,不僅能滿足中亞消費者對多樣化食用菌產品的需求,同時對生產企業來講可以快速實現產品的增值。 稿源:《新疆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