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用菌協會專家委會在協會領導的正確指導和專家委各位委員的大力支持、積極參與配合下,緊緊圍繞協會的中心任務,圓滿完成了一些的具體工作,現將2011年工作總結和2012年工作安排匯報如下:
2011年工作總結
一、開展行業調查立項申請政府財政支持
為貫徹中國食用菌協會第五屆第一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精神,落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食用菌產業全面發展”工作任務,專家委組織專家對河南、浙江、山東、湖北等食用菌協會及東寧、平泉、靈寶、金堂等食用菌主產基地縣進行了食用菌生產、食用菌基料利用(農林廢棄物的利用)、食用菌菌糠綜合利用三方面的調查,在此基礎上撰寫了《積極發展低碳經濟-食用菌循環經濟調查報告》的調查報告和《食用菌循環經濟產業化建設示范項目》的建議書,經申報得到了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對食用菌行業推動循環經濟建設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二、與地方省協會合作開展食用菌相關技術技能培訓工作
首先在浙江省召開了“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及循環經濟模式研討會”,會議邀請了從事食用菌科研、大專院校、生產經營、技術推廣等方面的專業人員,與會人員多達150余人,參會人員從不同角度和層面交流了食用菌行業轉型升級中的典型經驗。并收集整理了28篇論文,匯編成論文集,印發至有關領導、專家及會員。
同時協會還與河南省西峽縣、黑龍江省東寧縣開展聯合培訓工作,全年組織培訓班38期,參加培訓人員近2萬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食用菌產業在當地發展儲備了技術力量。
三、注重食品安全開展誠信宣傳推動誠信建設
按照協會的要求,在行業中積極倡導誠信經營的良好風氣,推動行業自律機制建設,宣傳行業信用建設的重要性。在行業中積極開展了行業企業信用評級工作,截止到2011年底,參加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單位已達20家。
協會針對2010年12月“北京小學生查出蘑菇‘漂白隱患’”的報道,組織協會工作人員到北京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進行了現場調查,撰寫了《關于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食用菌市場調查的報告》,提出了加強食用菌食品安全的建議。制定了《中國食用菌協會行業自律公約》,組織會員單位簽訂了關于保障食品安全的“聯名倡議書”,有效推動了食用菌食品的安全工作按照《關于征求食用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修訂意見的函》的要求,對《食用菌衛生標準》和《銀耳衛生標準》兩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相關專家和會員單位的修訂意見,并將修訂意見的書面材料,遞交衛生部。參與了《食用菌標準匯編》的整理等工作。
四、組織籌建食用菌文化專業委員會
根據中國食用菌協會第四屆第五次理事擴大會的會議精神,起草了食用菌文化專業委員會工作細則(討論稿),并與2011年9月7日在河北省平泉縣召開了食用菌文化專業委員會籌備會議,確定了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委員候選人人選。按照民政部要求,網上申報審查通過后,向總社社團管理部、國家民政部遞交了“關于成立中國食用菌協會食用菌文化專業委員會”的書面申請報告,目前,食用菌文化專業委員會正在審批過程中。
2012年工作安排
一、穩步推動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按照商務部和發改委的信用推進工作的要求,繼續推動行業企業信用評級的工作,做好對信用企業的追蹤和新申請評級企業的評審工作,建立健全企業信用的信息管理。認真做好宣傳工作。
二、認真組織實施《食用菌循環經濟產業化建設示范項目》的工作。按照項目的要求:認真調研,制定出詳細開展示范項目建設的具體方案,細化工作目標、步驟、保障措施,簽署目標責任書等,使項目能保質保量的順利進行。
三、做好菌文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的組織和協調工作。根據國家民政部有關部門的要求,已將申報材料上交備案,爭取食用菌文化委員會早日獲得批準并成立運作。
四、積極籌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立健全食用菌標準體系。
目前,我國現行的食用菌標準存在著單一產品標準居多、交叉重復嚴重,一些重要的標準老舊和缺失等問題,行業內企業無序競爭,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頻現,嚴重影響了食用菌產品的標準質量。整理并制定生產、加工、流通等各方面科學、統一、規范的食用菌標準,建立健全食用菌標準體系,引導食用菌生產加工沿著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是產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食用菌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成立,一方面將會加快我國食用菌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引導企業規范化經營,公平競爭,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的管理服務水平,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對我國食用菌行業的整體健康有序發展必將帶來新的契機和活力。
中國食用菌協會專家委員會
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