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小的花園里面挖呀挖呀挖,采小小的蘑菇別輕易吃掉它!進入5月,雨水豐沛,草木飛漲,蘑菇也迎來了生長的旺季。
《呂氏春秋》里記載:“味之美者,越駱之菌”,楊萬里也曾以“響如鵝掌味如蜜,滑似莼絲無點澀”來形容蘑菇。蘑菇于何時出現在中國人的餐坐上這已無可考證,但勤勞聰慧的中國人民對蘑菇的喜愛可以從“菌”“蕈”“芝”等豐富多樣的蘑菇名稱里得以窺見。
蘑菇的鮮美、低價讓它成為餐桌上不可替代的美食。2020年,中國食用菌的年產值已達4000多萬噸,產值達3000多億元。
與此同時,蘑菇中毒事件也愈發常見。2010年至2020年期間,我國共報告了10036起食源性蘑菇中毒事件,導致38676起疾病、21967人住院,788人死亡。其中,云南、湖南等5省報告蘑菇中毒事件最多。
“警惕!岳陽又一家5口誤食‘毒蘑菇’中毒”“一名年輕女子因為吃了隔夜加熱的野生菌后,開始產生幻覺”……因食用蘑菇導致中毒的新聞層出不窮,其中絕大部分是由于食用自采蘑菇導致。
據了解,地球上的蘑菇約16萬種,被命名的約1.6萬種,僅占10%。我國至少有10萬種蘑菇,已知的不到1萬種。
此外,據《中國毒蘑菇名錄》,我國已知毒蘑菇類型達435種。
當前
正是各種野生蘑菇生長旺盛的時候
很多人都覺得野生蘑菇味道鮮美
便擅自采摘食用
停停停!千萬別做“菇勇者”
如何預防蘑菇中毒?
蘑菇中毒已成為我國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類急癥,其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多數患者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為中毒始發表現,隨后可因攝入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產生不同的靶器官損害,甚至衰竭而死亡。
1.食用時一定煮熟煮透。高溫能夠消減或者破壞某些蘑菇的毒素。
2.牢記不采摘、不購買、不食用野生和陌生蘑菇的“三不”法則。保持警惕,不輕信網絡有毒蘑菇辨別技巧。
食用蘑菇后中毒怎么辦?
1.食用菌子后若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狀況,應及時催吐并就醫。
2.若有條件,盡量保存蘑菇樣品以備后續鑒定、治療。
毒蘑菇識別困難,中毒后果嚴重,杜絕食用毒蘑菇是蘑菇中毒防控的關鍵
但可食用的蘑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深受大家的喜愛那面對美味的蘑菇,你選對了嗎?吃對了嗎?今天,讓我們把“舌尖上的誘惑”端上餐桌下列八種常見的食用菌,看看你最喜歡哪一種
口蘑
口蘑又名白蘑、蒙古口蘑、云盤蘑、銀盤,主要品種有白蘑、青腿子、馬蓮桿、杏香等。有預防骨質疏松、防癌、抗氧化、減肥的功效。
牛肝菌
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菌蓋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裸色,菌肉白色,有醬香味,可入藥。(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金針菇
金針菇屬菌類。其菌蓋球形,邊緣薄,黃褐色,表面黏滑,基部相連,呈族生狀。干品形似金針菜,故名金針菇。具有補肝、益腸胃、抗癌之功效,對肝病、胃腸道抗感染、漬瘍、腫瘤等病證有食療作用。
平菇
平菇是側耳科側耳屬真菌。菌蓋肉質肥厚柔軟。平菇屬好光菌類,多生于榆、櫸、柳、楓、槐等多種闊葉樹種的枯木、朽樹樁或活樹的枯死部位上。平菇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具有追風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用于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通等病癥。另外,對預防癌癥、調節婦女更年期綜合征、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都有一定的好處。
杏鮑菇
杏鮑菇因菌肉肥厚似鮑魚而得名。幼時菌蓋呈淡灰色弓圓形,成熟時中央淺凹,顏色轉為淺棕色或淡黃白色,后期呈漏斗狀。在中國主要分布于新疆和青海等地,主要生長在秋季末期的腐木上。杏鮑菇中蛋白質含量高,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經常食用杏鮑菇,能促進胃酸的分泌、促進消化、輔助治療飲食積滯癥,一般人皆可食用但濕疹患者禁食。
香菇
香菇起源于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菇,也是我國久負盛名的珍貴食用菌和藥用菌。香菇子實體的形狀、顏色、質量和生長速度與溫度有密切的關系。20-23℃的高溫下香菇生長迅速、朵大、肉薄、柄細長、菌蓋易開傘。香菇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湖南、云南、四川等地,人工栽培幾乎遍及全國。
雞油菌
又名雞蛋黃菌、黃菌等。雞油菌子實體肉質,喇叭形,杏黃色至蛋黃色。野生雞油菌有兩種生態型,漏斗型的子實體肉薄而朵大,平蓋型的子實體較小而肉厚。在中國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西南、華南等地。雞油菌有藥用價值,能清目,益腸胃。可治因維生素A引起的皮膚粗糙或干燥,角膜軟化癥,眼干燥病及夜盲癥,還可治療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引起的疾病。
羊肚菌
羊肚菌菌蓋近球形、卵形至橢圓形,頂端鈍圓,表面有似羊肚狀的凹坑。主要生長于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中或褐土、棕壤等,在中國分布極為廣泛。羊肚菌是食藥兼用菌,其香味獨特,營養豐富,富含多種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機鍺,是人體營養的高級補品。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大型真菌卷》,保護級別為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