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菌種培養基的滅菌
培養基的滅菌是菌種生產成敗的關鍵,未經滅菌的培養基中存在著大批的微生物,經常導致菌種污染,給生產造成喪失,目前菇農普遍采取的滅菌方法是常壓蒸氣滅菌。
常壓蒸氣滅菌的常壓滅菌灶用磚砌成,選直徑110厘米的鐵鍋,用磚砌高100厘米、直徑120厘米的鍋筒,內外用水泥抹光滑。
培養基裝入滅菌鍋后,用較厚的塑料膜和麻袋片把鍋筒口包蓋住,用繩子捆縛鞏固,此后用旺火猛燒,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鍋燒開。待塑料膜鼓氣后成饅頭狀時,說明鍋已燒開,滅菌從這時開端計時,要延續8―10小時,確保滅菌徹底,一些菇農經常在滅菌上掉以輕心,因雜菌污染嚴重導致制種失敗。常壓滅菌時要做到“三避免”,一要避免中途降溫,中途不得不得停火,如鍋內達不到100℃,在規定時間內則達不到滅菌的目標。二要避免燒干鍋,在滅菌之前鍋內要加足水,在滅菌進程中,如果鍋內水量不足,要及時從注水口注水。三要避免存在滅菌死角,如鍋底著火部位不均,鍋筒口處僅從一端漏氣等等都可能涌現滅菌死角。
二、接種與培養
滅菌后的培養基可進行接種,接種就是將菌種移植到培養基上。從事接種的操作人員,必須建立威嚴的無菌觀念,使操作者和接種工具處于威嚴的無菌情況。因此,必須對接種工具進行威嚴的滅菌,對操作環境進行徹底消毒,操作者的手和衣著也要消毒,威嚴遵守無菌操作規程。接種時要在接種箱內或接種室內進行。
接種時,先將接種箱或接種室內雜物消除干凈,用2%來蘇兒噴霧消毒。將待接種的培養基、菌種和所用工具放入接種箱或接種室工作臺上,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熏蒸接種箱、接種室至少半個小時,用量是每立方米空間用5克高錳酸鉀,加10毫升甲醛,接種前用75%的酒精棉擦抹雙手、母種試管或原種瓶外表,此后點燃酒精燈,進行操作。接種完畢,熄滅酒精燈,將已接種好的瓶或袋移至培養室培養。通常一支母種可擴繁原種4―5瓶,一瓶原種可擴繁栽培種40―50瓶或15―20袋。
培養室要維持干凈并調好溫度、濕度和空氣、光照等環境條件,菌種培養的適宜溫度以20―25℃,空氣的相對濕度節制在60%左右為宜。發菌期間懇求暗光發菌,培養室要始終維持通風良好的環境條件,按此管理方法,菌種在40天左右就可長滿瓶或袋。長滿瓶(袋)的菌種如果不立刻使用,要放在0―10℃以下的環境中,可保藏1―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