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病蟲防治 » 正文

    雙孢蘑菇“橄欖綠霉”綜防措施


    【發布日期】:2010-09-27

      一、癥狀及原因。該病一般在播種后1-2周內發生,發生該病后菇房內有一股濃濃的霉味,初始在培養料表面和料內形成白色菌絲,氣生菌絲直豎于料面上,長達5厘米左右。爾后,料內橄欖綠霉菌絲轉變為橄欖綠色或褐色大小如油菜籽般子囊果,著生在培養料上。子囊果棉軟而無硬度,表面凹凸不平,其癥狀區別于魚籽菌。該病發生處的培養料發黑、發粘且有很重的霉臭味,發病部位料內的蘑菇菌絲生長受到嚴重的抑制。通常發生該病的菇房還伴有較多的鬼傘和褐色石膏霉的發生。原因分析;培養料的配方不合理;發酵工藝不科學;播種季節安排不當。
      二、綜防措施。橄欖綠霉的病原菌主要來自于蘑菇的培養料,料的余氨含量高、濕度高、通透性差和環境溫度偏高都是誘導該病發生的主要因子。該病一旦發生后,就目前而言還沒有很好的藥物來防治。因此,必須圍繞蘑菇培養料的整個制備過程來制定該病的綜合防治策略。
      1、選用新鮮無霉變的材料作培養料,合理的配制培養料的碳/氮比,減少化學肥料的投入量,增加生物有機復合肥的用量。
      2、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科學合理安排播期和培養料堆制期,起堆前要讓培養料吸足水分。
      3、改進發酵工藝。提高前發酵的建堆、播堆質量;后發酵巴氏滅菌溫度盡可能的控制在58-62℃之間,盡量不要超過65℃,時間也不能太長,以8-10小時之間為宜;后發酵培養階段溫度不可大起大落,溫度應控制在46-48℃之間,時間應足夠,并注重通風供氧,使游離氨轉化為菌體蛋白。
      4、發酵結束后若培養料含水量偏高、氨味重,則可視情況采用以下方式處理。一是封棚進行重新培養,直到合格為止;二是加大通風和翻格的力度,讓水分和氨味散去,在料偏干時還可利用甲醛、過磷酸鈣等固氨。
      5、當橄欖綠霉發生以后,應視病害嚴重程度來處理。若少量零星發生則人工扒除即可;若整床以上大面積發生,則應將病床料發出重新進行一次巴氏滅菌。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河市| 宁明县| 绩溪县| 陆丰市| 长治市| 南城县| 醴陵市| 都江堰市| 竹山县| 团风县| 重庆市| 陕西省| 驻马店市| 阿荣旗| 广平县| 托里县| 韶关市| 宜兰县| 江门市| 旬邑县| 九江县| 河北省| 抚远县| 上饶市| 光山县| 雷波县| 永寿县| 兴海县| 柏乡县| 星座| 遵化市| 桦甸市| 密山市| 浑源县| 出国| 东兴市| 通城县| 新绛县| 玛曲县| 湖南省|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