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有關方面獲悉,古田籍著名銀耳專家姚淑先經過2年精心研究探索,首創了“銀耳培養防蟲濾氣套筒”技術,不僅實現栽培銀耳無需使用任何農藥的新工藝,還提高了銀耳的營養價值,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長期以來,在代料栽培銀耳過程中,當銀耳菌絲體出現白毛團時,會散發出濃濃的香氣,此時昆蟲大量侵入接種口,吞食銀耳菌絲體,造成不出耳現象,影響銀耳產量。為解決這個銀耳栽培技術上的問題,姚淑先經過2年的努力探索,在現有銀耳培養袋上,再裝置一個“防蟲濾氣套筒”。它不僅具有防止昆蟲侵入、避免外界空氣中污染物侵襲的好處,還簡化了銀耳的生產管理。銀耳在套筒中,形成一個生長小環境,銀耳子實體靠銀耳自身的新陳代謝,散發出水珠(發汗),使套筒內濕度增加,能夠滿足銀耳子實體對水份的需求,不需噴水,銀耳就能正常生長。
目前,這個“銀耳培養防蟲濾氣套筒”新技術,已分別于今年2月18日和3月9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了兩項專利。據了解,姚淑先系古田縣大橋鎮蒼巖村人,曾任古田縣食用菌研究所所長。他曾首創“銀耳代料高產栽培技術”,使銀耳單產較原木栽培法提高了20倍,被譽為“銀耳大王”。目前系中國食用菌專家委員會常委、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div>
長期以來,在代料栽培銀耳過程中,當銀耳菌絲體出現白毛團時,會散發出濃濃的香氣,此時昆蟲大量侵入接種口,吞食銀耳菌絲體,造成不出耳現象,影響銀耳產量。為解決這個銀耳栽培技術上的問題,姚淑先經過2年的努力探索,在現有銀耳培養袋上,再裝置一個“防蟲濾氣套筒”。它不僅具有防止昆蟲侵入、避免外界空氣中污染物侵襲的好處,還簡化了銀耳的生產管理。銀耳在套筒中,形成一個生長小環境,銀耳子實體靠銀耳自身的新陳代謝,散發出水珠(發汗),使套筒內濕度增加,能夠滿足銀耳子實體對水份的需求,不需噴水,銀耳就能正常生長。
目前,這個“銀耳培養防蟲濾氣套筒”新技術,已分別于今年2月18日和3月9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了兩項專利。據了解,姚淑先系古田縣大橋鎮蒼巖村人,曾任古田縣食用菌研究所所長。他曾首創“銀耳代料高產栽培技術”,使銀耳單產較原木栽培法提高了20倍,被譽為“銀耳大王”。目前系中國食用菌專家委員會常委、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div>
- 下一篇:使用農藥防治食用菌病蟲害注意事項
- 上一篇:金針菇的銹斑病和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