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陳士瑜 編著
出 版 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6-9-1
版 次:1
頁 數:335
字 數:235000
印刷時間:2003-10-5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109044029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推動我國食用菌快速發展的因素來自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改革、開放”政策為食用菌生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第二,是食用菌技術進步為生產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第三,是我國食用菌生產技術較少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更富于創造性,開發了許多食用菌栽培新技術,而這些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又成為直接影響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以華東地區蘑菇生產為例,通過改匍匐型菌株為氣生型菌株;改糞草栽培種為麥粒栽培種;改糞草料為無糞合成料;改蘑菇栽培房為簡易塑料棚;改培養料一次發酵為二次發酵;改粗細土覆蓋為礱糠河泥一次覆蓋等6項新技術改革。對推動生產發展和提高產品質量發揮了很大作用。再如福建古田的大田栽培香菇、湖南等地的稻田套種木耳、廣東福建等地的蔗田套種蘑菇以及山西河北等地的地溝栽培等新技術的推廣,也都不同程度地促進了我國食用菌生產的發展。
出 版 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6-9-1
版 次:1
頁 數:335
字 數:235000
印刷時間:2003-10-5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109044029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推動我國食用菌快速發展的因素來自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改革、開放”政策為食用菌生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第二,是食用菌技術進步為生產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第三,是我國食用菌生產技術較少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更富于創造性,開發了許多食用菌栽培新技術,而這些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又成為直接影響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以華東地區蘑菇生產為例,通過改匍匐型菌株為氣生型菌株;改糞草栽培種為麥粒栽培種;改糞草料為無糞合成料;改蘑菇栽培房為簡易塑料棚;改培養料一次發酵為二次發酵;改粗細土覆蓋為礱糠河泥一次覆蓋等6項新技術改革。對推動生產發展和提高產品質量發揮了很大作用。再如福建古田的大田栽培香菇、湖南等地的稻田套種木耳、廣東福建等地的蔗田套種蘑菇以及山西河北等地的地溝栽培等新技術的推廣,也都不同程度地促進了我國食用菌生產的發展。
- 下一篇:《食用菌栽培與加工(第二版)》
- 上一篇:《食用菌貯藏保鮮與加工新技術》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