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試讀部分
第二部分 病蟲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二)糞草生菌發菌期主要病害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1.胡桃肉狀菌
發生規律:胡桃肉狀菌通常生活在土壤中,孢子隨覆土、培養料進入菇房,也可隨氣流、人、工具等傳播。子囊孢子特別耐熱、耐干旱和化學藥品,16℃以上萌發,20℃~35℃時侵染力最強。在高溫、高濕、通風不良和培養料近中性至偏酸性的菇房發生尤為嚴重。
防治方法:①搞好菇房環境衛生。②認真挑選菌種,發現有長胡桃肉狀菌的可疑菌種、有漂白粉氣味、有過濃而短的菌絲的,應堅決淘汰。③培養料不宜過熟、過濕,并要進行二次發酵,覆土要進行消毒處理,以徹底消滅潛存在培養料、覆土及菇房床架上的雜菌孢子。④一旦發生此病害,立即停止噴水,加大通風量,局部污染的,應及早將受污染的培養料及覆土挖除,然后用2%甲醛溶液、1%的漂白精噴霧。
2.鬼傘類
發生規律:鬼傘大多生于糞堆、肥土及植物殘體上。常發生在培養料堆制發酵不徹底的菇床上,喜高溫、高濕的環境,對pH值適應范圍廣,雖喜酸性,但抗堿能力強,pH值為4~10均能生長。在25℃~40℃生長迅速,20℃以下發生較少,培養料氮肥含量偏高能促進鬼傘菌的生長。鬼傘菌繁殖力極強,一旦發生,如不及時防治,則迅速成為整個菇床的優勢種。
防治方法:①選擇新鮮、干燥、無霉變的稻草、棉籽殼等原料,以防培養料帶菌。②控制培養料合理的碳、氮比例。③在高溫期發酵時要加強通風,防止雨淋,要減少氮肥的使用量。④菇床上一旦發生,則在開傘前及時人工拔除,防止孢子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