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味扇菇Sarcomyxa edulis (Y.C. Dai, Niemelä & G.F. Qin) T. Saito, T. Tonouchi & T. Harada

美味扇菇
分類地位: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蘑菇綱Agaricomycetes,蘑菇目Agaricales,小菇科Mycenaceae
外觀形態: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直徑5-10cm,菌蓋呈半圓形、扇形或腎形,平展或中部稍凹;菌蓋表面新鮮時淺黃色、赭褐色,有時呈紫褐色或綠褐色,黏,初期有絨毛,后期變為光滑。菌褶新鮮時白色至淺黃色;菌褶稍密,延生,薄。菌肉白色。菌柄很短或幾乎沒有,側生。
外觀形態: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直徑5-10cm,菌蓋呈半圓形、扇形或腎形,平展或中部稍凹;菌蓋表面新鮮時淺黃色、赭褐色,有時呈紫褐色或綠褐色,黏,初期有絨毛,后期變為光滑。菌褶新鮮時白色至淺黃色;菌褶稍密,延生,薄。菌肉白色。菌柄很短或幾乎沒有,側生。
顯微結構:孢子無色,光滑,圓柱形或臘腸形,內含1-2個油滴,4.5-6×1.2-1.5µm。擔子棒狀,具有4個孢子小梗,基部有鎖狀聯合,15-22×2.5-4µm。側生囊狀體錐形或梭形,無色,壁薄,有時頂端具有結晶,30-40×9-14µm。緣生囊狀體的大小和形狀與側生囊狀體相近,但其頂部沒有結晶物或結晶物不明顯。褶髓菌絲無色,薄壁至略厚,偶爾有分支,直徑3.5-12µm,有些菌絲略膨脹,直徑達16µm。
生境:夏季生于樺樹或其他闊葉樹的腐木上,覆瓦狀叢生。

美味扇菇(栽培)

美味扇菇鮮品
生長季節及采集方式:美味扇菇通常夏秋季節出現,肉質,黏滑,易腐爛,所以子實體出現后要及時采摘并及時曬干或烘干。

美味扇菇干品
食用方法:炒肉,燉雞,炒油菜,燉粉條,燉白菜,做湯等。
應用價值:該菌每100 g干品含氨基酸的總量為13.48%,其中人體必需氨基酸7種(賴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占總量的40.50%,其它氨基酸10種,占總量的59.50。該菌子實體入藥具有抗腫瘤,增強機體防御能力,治療腰腿疼痛、筋骨不舒、手足麻木、風濕及痢疾等作用。

月夜菌(劇毒)Omphalotus japonicus (Kawam.) Kirchm. & O.K. Mill.
討論:該種的子實體在外觀形態上與有毒的月夜菌Omphalotus japonicus (Kawam.) Kirchm. & O.K. Mill.易混淆。其主要區別是:月夜菌菌蓋表面幼時橙黃色至肉桂色,長成后菌蓋表面暗紫至紫褐色, 菌柄切開后有深色斑塊;菌柄上有菌環,菌褶疏松,夜間發磷光。在顯微結構上,美味扇菇的孢子為圓柱形或臘腸形且較小,而月夜菌的孢子為圓球形且較大,直徑約10-16µm。
圖力古爾授權易菇網獨家刊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