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連舉
【摘要】<正>日本靜岡大學教授河岸洋和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 ,指出捧柄杯含有的非活性化合物是引起酒后嘔吐等不適反應的原因 ,其作用機制是 :酒精在進入人體后 ,由于醛脫氫酶的作用 ,先后轉化為乙醛和醋酸 ,成為生成能量和脂肪酸的原料 ;木耳中含有 5種化合物 ,其第一、第三和第四種都會阻礙醛脫氫酶發揮作用 ,乙醛因而無法全部轉化為醋酸 ;未被分解的乙醛積蓄在血液里 ,引起臉紅和嘔吐等現象。經過分析化驗 ,確認這 5種化合物結構均與脂肪酸相似。這位科學家認為 ,這種木耳中含有的引起酒后嘔吐的物質 ,可用來戒酒。科學家發現木耳可戒酒@彭連舉
【文獻出處】 中國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China,編輯部郵箱,2003年03期 【DOI】CNKI:SUN:ZSYJ.0.2003-0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