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美
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室 武漢
【中文摘要】 <正> 引言 80年代后期,我國已成為世界食用菌生產大國,在世界年產170萬噸中,約占1/3,產值約35億元。國際上食用菌罐頭年交易額約為40萬噸,其中我國約占12萬噸,1989年換匯1.8億美金。根據美國《健康》雜志(1990)報道,作者依薩卡經過6年的研究,證知中國人的飲食結構最有益于健康。因為動物蛋白質增加血清膽固醇,美國人自肉類和奶制品中吸取蛋白質和鈣質,而中國人的膳食中肉類只占1/10。中國男性心臟病的發病率是美國的1/16,結腸癌的發病率是美國的2/15。雖然中國人要比美國人多消耗20%的卡珞里,但他們卻沒有肥胖病,中國人的血清中Fe、Zn、Mg的濃度為美國人的8倍。所謂“富貴病”包括癌癥、心臟病和骨質疏松癥,它和大量攝入動物性食品有關。美國女性的“富貴病”比同齡中國女性要多,關鍵就在于她們
【文獻出處】 中國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China,編輯部郵箱,1991年01期 【DOI】CNKI:SUN:ZSYJ.0.199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