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衛 吳耀輝 黎繼烈 姚躍飛
【機構】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摘要:為了解溶氧對赤霉素發酵過程影響以及相應工藝優化,采用不同溶氧條件下藤倉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分批發酵生產赤霉素的過程進行菌絲濃度、殘糖濃度和GA3產物濃度檢測,并微分運算得出比生長速率與比產物合成速率隨發酵時間變化,分析了溶氧對比生長速率與比產物合成速率以及得率的影響,進而提出Gibberella fujikuroi發酵高產的溶氧控制策略:在發酵初始階段(0–50h)控制溶氧30%左右,以維持較高的菌體生長速率;發酵中后期(50–184h),溶氧控制在15%,以獲取菌絲持續較高的GA3合成速率能力。采用這一優化溶氧控制策略,發酵過程中最大菌絲濃度19.24g/L、最終赤霉素濃度2 180mg/L和平均比產物合成速率0.616mg/(g·h),比未優化前發酵分別提高了8.33%、13.25%和4.58%,表明所采取的分階段溶氧控制策略對促進GA3生產有效。
基金:湖南省教育廳一般項目(15C1418)~~;
關鍵詞:赤霉素; 溶氧; 控制; 赤霉菌; 分批發酵;
【機構】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摘要:為了解溶氧對赤霉素發酵過程影響以及相應工藝優化,采用不同溶氧條件下藤倉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分批發酵生產赤霉素的過程進行菌絲濃度、殘糖濃度和GA3產物濃度檢測,并微分運算得出比生長速率與比產物合成速率隨發酵時間變化,分析了溶氧對比生長速率與比產物合成速率以及得率的影響,進而提出Gibberella fujikuroi發酵高產的溶氧控制策略:在發酵初始階段(0–50h)控制溶氧30%左右,以維持較高的菌體生長速率;發酵中后期(50–184h),溶氧控制在15%,以獲取菌絲持續較高的GA3合成速率能力。采用這一優化溶氧控制策略,發酵過程中最大菌絲濃度19.24g/L、最終赤霉素濃度2 180mg/L和平均比產物合成速率0.616mg/(g·h),比未優化前發酵分別提高了8.33%、13.25%和4.58%,表明所采取的分階段溶氧控制策略對促進GA3生產有效。
基金:湖南省教育廳一般項目(15C1418)~~;
關鍵詞:赤霉素; 溶氧; 控制; 赤霉菌; 分批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