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志剛 湯瑋婧 魏愛云 胡小平 范三紅
【機構】旱區(qū)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保護學院
【摘要】以已公布的114種真菌線粒體基因組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對cob內含子及其編碼的Ⅱ型LAGLIDADG歸巢內切酶進行全面分析,以揭示其進化規(guī)律。在cob內含子中共發(fā)現(xiàn)27個Ⅱ型LAGLIDADG歸巢內切酶基因,其中18個位于S433內含子插入位點,其余9個散布在另外8個插入位點。結合Pfam數(shù)據(jù),將Ⅱ型LAGLIDADG歸巢內切酶分成10個主要類群,其中4個類群存在不同生物界物種間的水平遷移。S433位點的18個歸巢內切酶均屬于類群1,它們與宿主內含子可能從共同祖先垂直遺傳而來,并在傳遞過程中伴有水平遷移;其他歸巢內切酶及宿主內含子則應是水平遷移的結果。類群1中的歸巢內切酶可分為兩個亞類,兩亞類識別的靶序列存在明顯差異;保守模體氨基酸序列分析顯示它們大多數(shù)具有潛在內切酶活性。全面呈現(xiàn)了真菌線粒體cob內含子及其編碼的Ⅱ型LAGLIDADG歸巢內切酶的存在狀態(tài)和進化模式,為歸巢內切酶的改造和設計提供了新素材。
【基金】國家行業(yè)(農業(yè))計劃專項(No.201303016);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千人計劃”引進人才項目(No.Z101021102);
【關鍵詞】真菌線粒體; cob; 歸巢內切酶; LAGLIDADG結構域; 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