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獻 » 《菌物學報》 » 2009年 » 第四期 » 正文

    黃檗根圍叢枝菌根真菌菌群組成


    【發布日期】:2019-01-04  【來源】:菌物學報
    作者:蔡柏巖 葛菁萍 接偉光 閻秀峰
    機構:黑龍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黑龍江省普通高等學校微生物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東方學院食品與環境工程學部 東北林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摘要:從東北林業大學林場采集黃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根系及根圍土壤,采用Nested-PCR技術擴增黃檗菌根及根圍土壤AM真菌18SrDNA NS31/Glol區域,利用該產物進行DGGE分析,并結合DNA測序、系統發育分析及DGGE圖譜分析技術對黃檗AM真菌菌群組成進行分析。結果表明:Nested-PCR技術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可有效地從微量DNA中擴增出約230bp的目的片段;黃檗根系及根圍土壤具有不同的DGGE指紋圖譜特征,DGGE帶譜在條帶的數量、亮度、優勢度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全部序列可分為3類菌群,即球囊霉屬Glomus、盾孢囊霉屬Scutellospora及植物病原菌黃楊亞赤殼Hyponectria buxi,其中Glomus sp.(EF177624)和Glomus sp.(DQ085205)分別為黃檗根系和根圍土壤樣品中最具優勢的AM真菌。
    基金:黑龍江省博士后基金(No.LBH-Z05013); 黑龍江大學博士啟動基金;
    關鍵詞:18SrDNA; Nested-PCR技術; 變性梯度凝膠電泳; 系統發育分析;
     
     
    [ 文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文獻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 龙泉市| 淄博市| 利辛县| 河西区| 瑞金市| 济阳县| 阿拉善右旗| 巴林左旗| 赤城县| 神木县| 颍上县| 海盐县| 南昌市| 德钦县| 清水河县| 平塘县| 花莲市| 犍为县| 砚山县| 资兴市| 嵊泗县| 临西县| 阳新县| 安陆市| 桐柏县| 彭水| 安阳市| 宁蒗| 洞头县| 永济市| 厦门市| 镇赉县| 田阳县| 密山市| 凌云县| 兴业县| 滨州市| 方正县| 平和县|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