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月張國珍安沫平蔡祝南
【機構】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河北省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北京100094石家莊050011
【摘要】從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蛹蟲草子實體共分離了6個子囊孢子群體,對子囊孢子形態、萌發過程、培養性狀及子實體產生等進行了觀察。結果表明,蛹蟲草子囊孢子為線形、多細胞,169.78~364.57×1.72~2.04μm;每個子囊孢子有56~114個細胞,每個細胞大小為1.77~4.53×1.72~2.04μm。子囊孢子彈射后13h開始萌發,30h后開始形成分生孢子。多數子囊孢子的每個細胞都能萌發,但少數子囊孢子的部分細胞不萌發。子囊孢子群體的培養性狀表現多樣性,以I型所占比列較大。野生群體的菌落顏色以杏橙色和淡檸檬黃色為主,而人工栽培的群體以橙鉻色所占比例最大。不同個體的菌落生長速率有差異。野生群體產生扇形突變的比例高于人工栽培群體。在人工栽培的CM群體中出現了氣生菌絲較多、白色、生長緩慢的個體。菌落為I型,橙鉻色或杏橙色,生長速率正常,無突變的單子囊孢子菌株產生子實體的可能性較大,子實體產量較高,但大部分單子囊孢子菌株不能產生發育良好的子實體。
【關鍵詞】孢子形態; 菌落顏色; 菌落生長速度; 扇形突變; 子實體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