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yè)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獻 » 《菌物學報》 » 2005年 » 第四期 » 正文

    尖角突臍孢菌在稗草和水稻上的萌發(fā)和侵染行為比較研究


    【發(fā)布日期】:2018-03-20  【來源】:菌物學報
    【作者】楊敏李健強倪漢文劉西莉王琦
    【機構】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中國農業(yè)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北京100094,北京100094農業(yè)部農藥化學與應用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北京100094,北京100094,北京100094,北京100094
    【摘要】本試驗結合曲利苯蘭和熒光素鈉兩種染色方法的優(yōu)點,從顯微角度研究了尖角突臍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兩個菌株X-27和HN-14在稗草和水稻上萌發(fā)和侵染行為的差異。結果表明,在寄主稗草上,接種4h后尖角突臍孢菌孢子開始從一端或兩端萌發(fā)形成初生芽管;10h后芽管頂端膨大形成附著胞,附著在寄主表面,兩端萌發(fā)的孢子約90%一端敗育,僅一端形成成熟附著胞;在接種后24h內成熟附著胞形成率與接種時間成正相關,24h后趨于穩(wěn)定;16h后在成熟附著胞下方受侵染的細胞內指狀吸器開始形成,隨后發(fā)育為掌狀吸器;接種36h后菌絲在組織表面擴展形成網狀,同時稗草葉片上顯現葉斑病癥狀,部分菌絲能在細胞間蔓延擴展。在非寄主植物水稻上,同樣觀察到孢子萌發(fā)產生芽管,但是萌發(fā)起始時間滯后大約4h,初生菌絲分枝明顯減少,且未能觀察到附著胞和吸器的產生。
    【基金】農業(yè)部農業(yè)結構調整重大技術研究專項(No.2003-07-03B); 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04-0128)資助;
    【關鍵詞】組織染色; 稗草生防; 附著胞; 吸器;
     
     
    [ 文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文獻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fā)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guī)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岑巩县| 上犹县| 莱州市| 甘肃省| 蚌埠市| 瑞金市| 若羌县| 迭部县| 日土县| 临澧县| 上高县| 中西区| 墨脱县| 凤台县| 两当县| 夏津县| 北票市| 普格县| 南京市| 谢通门县| 厦门市| 象州县| 安塞县| 洞头县| 湘乡市| 昌宁县| 巴林左旗| 灌云县| 永吉县| 唐山市| 龙泉市| 彩票| 交城县| 贵州省| 彰化市| 丰原市| 郧西县| 浦东新区| 岢岚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