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順星;徐錦堂;
【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資源開發研究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資源開發研究所;北京;
【摘要】本文對天麻種子消化入侵的紫萁小菇菌絲及營養繁殖莖消化蜜環菌過程中,細胞超微結構的變化進行了研究。觀察結果表明:紫萁小菇侵入種胚后,染菌胚細胞的細胞器逐漸消失,其細胞質產生囊狀體起消化菌絲的作用,存在于胚細胞中的紫萁小菇菌絲有脫壁或失去細胞質成為空腔等變化;種子萌發形成的原球莖消化紫萁小菇的方式同胚萌發階段類同。蜜環菌侵入原球莖分化的營養繁殖莖后,皮層細胞產生消化酶類顆粒或囊狀體包圍并分解蜜環菌菌絲;被皮層細胞消化的菌絲殘物或部分菌絲進入皮層內面的大型細胞,此時大型細胞的代謝功能顯著增強,該細胞中的各種水解酶顆粒及液泡等完成對菌體物質的最終同化。紫萁小菇及蜜環菌先后在天麻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階段侵染供給其營養,但菌絲被消化過程中的細胞形態變化、被消化方式不完全一致。
【關鍵詞】天麻種子;營養繁殖莖;紫萁小菇;蜜環菌;超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