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雷菇
1.癥狀及原因
出菇初期,如子實體著生部位低,菇被迫破土而出,有時從床面或床底鉆出來,形成菇根長、菇型不圓整的地雷菇。主要發生原因:培養料過濕,料內混有泥土,且覆土調水后通風過多,溫度偏低,土表面較干燥,因而不利于菌絲生長,造成過早結菇,且結菇部位低。
2.防治措施
培養料不能過濕或混進泥土;覆土調水時適當通風,調水后減少通風,保持85%左右的空氣相對濕度,以免表層覆土過分干燥,促進菌絲向土面生長。
二、硬開傘
1.癥狀及原因
硬開傘是因為蘑菇的栽培環境不適,使正在生長而未成熟的子實體開傘或出現龜裂。當氣溫變化幅度大,晝夜溫差達10℃以上,加之菇房(棚)內空氣濕度小和通風過多時,易出現這種情況。
2.防治措施
當外界氣溫下降時,要保持菇房(棚)溫濕度穩定,并撬松土層,斷裂土層老菌絲,促使萌發新菌絲,保持床面適當含水量。
三、畸形菇
1.癥狀及原因
畸形菇有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菌蓋不規則形,即菌蓋凹凸不平,菇型不圓整。這主要是由于覆土過厚,土粒過硬、偏大、偏干,細土覆蓋太遲,出菇部位太低,結菇過密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菇體失調型,即菌蓋小而柄細長或特粗。菇體呈高腳細腰狀或鼓槌狀、罐壇狀等形狀。發生原因是菇房(棚)溫度過高且通風不良,二氧化碳含量超過0.3%;或菇房(棚)溫度長時間低于12℃或溫差過大,以及低濃度藥害等。
第三,菇體生瘤或變色型,即菇體表面產生不規則的大小瘤狀物,菌蓋變紅或出現斑點。其發生原因:覆土受污染或低溫襲擊,菇房(棚)用煤爐加溫且通風不良,產生缺氧或有害氣體毒害。發生紅菇主要是使用追肥、農藥不當,或噴灑高濃度石灰水所致。
2.防治措施
第一,防治第一類畸形,覆土質量要好,粗細適宜,時間勿過遲,覆土后及時調節好水分,采菇時要細致。
第二,對第二類畸形,要加強菇房(棚)通風換氣,不產生死角,室溫控制在13℃~16℃,盡量不要使用農藥。
第三,為防止第三類畸形,對污染的覆土要及時更換,低溫季節可采取室外生爐火用管道通入室內加溫,避免污染菇房(棚)空氣;科學追肥,合理使用農藥。
1.癥狀及原因
出菇初期,如子實體著生部位低,菇被迫破土而出,有時從床面或床底鉆出來,形成菇根長、菇型不圓整的地雷菇。主要發生原因:培養料過濕,料內混有泥土,且覆土調水后通風過多,溫度偏低,土表面較干燥,因而不利于菌絲生長,造成過早結菇,且結菇部位低。
2.防治措施
培養料不能過濕或混進泥土;覆土調水時適當通風,調水后減少通風,保持85%左右的空氣相對濕度,以免表層覆土過分干燥,促進菌絲向土面生長。
二、硬開傘
1.癥狀及原因
硬開傘是因為蘑菇的栽培環境不適,使正在生長而未成熟的子實體開傘或出現龜裂。當氣溫變化幅度大,晝夜溫差達10℃以上,加之菇房(棚)內空氣濕度小和通風過多時,易出現這種情況。
2.防治措施
當外界氣溫下降時,要保持菇房(棚)溫濕度穩定,并撬松土層,斷裂土層老菌絲,促使萌發新菌絲,保持床面適當含水量。
三、畸形菇
1.癥狀及原因
畸形菇有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菌蓋不規則形,即菌蓋凹凸不平,菇型不圓整。這主要是由于覆土過厚,土粒過硬、偏大、偏干,細土覆蓋太遲,出菇部位太低,結菇過密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菇體失調型,即菌蓋小而柄細長或特粗。菇體呈高腳細腰狀或鼓槌狀、罐壇狀等形狀。發生原因是菇房(棚)溫度過高且通風不良,二氧化碳含量超過0.3%;或菇房(棚)溫度長時間低于12℃或溫差過大,以及低濃度藥害等。
第三,菇體生瘤或變色型,即菇體表面產生不規則的大小瘤狀物,菌蓋變紅或出現斑點。其發生原因:覆土受污染或低溫襲擊,菇房(棚)用煤爐加溫且通風不良,產生缺氧或有害氣體毒害。發生紅菇主要是使用追肥、農藥不當,或噴灑高濃度石灰水所致。
2.防治措施
第一,防治第一類畸形,覆土質量要好,粗細適宜,時間勿過遲,覆土后及時調節好水分,采菇時要細致。
第二,對第二類畸形,要加強菇房(棚)通風換氣,不產生死角,室溫控制在13℃~16℃,盡量不要使用農藥。
第三,為防止第三類畸形,對污染的覆土要及時更換,低溫季節可采取室外生爐火用管道通入室內加溫,避免污染菇房(棚)空氣;科學追肥,合理使用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