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腿菇學名毛頭鬼傘,因其形狀像雞腿,肉質似雞絲而得名雞腿菇,它的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營養價值極高。雞腿菇的的適應力強,外加期經濟效益保持,吸收很多人栽培,但是在栽培時,病害是危害雞腿菇生產的主要因素。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雞腿菇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吧。
1、雞爪菌
雞爪菌是一種危害比較嚴重時寄生性的病原真菌。主要發生在雞腿菇的子實體形成和生長期,應其子實體酷似雞爪而得名。在雞腿菇菌絲生長時,受到土壤中的病原菌絲侵擾,二者結合生長,生長出雞爪菇。發生時雞爪菌呈暗褐色,與雞腿菇的基部相連,菌絲會和雞腿菇搶占養分并會移栽雞腿菇生長,導致雞腿菇嚴重減產,甚至絕收,一般發生在陰暗潮濕、通風不良的環境。
防治方法:選擇優質的菌種,培養料一定要干燥、新鮮、無霉變,可在培養料中加入低濃度多菌靈藥液,能抑制雜菌的生長。一旦發現雞爪菌要及時挖除,以免病菌繼續擴散,并對感染處做好藥物處理。
2、腐爛病
腐爛病是常見的細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子實體,在子實體形成初期發病時,子實體變為褐色,后來菌蓋變黑腐爛,只留下菌柄。在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的環境易引發此病,另外在夏季時反季節栽培也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在栽培前要用石灰水、漂白粉或金星消毒液對菇棚徹底消毒滅菌,控制好空氣濕度和覆土的含水量,而在發病時可用農用鏈霉素防治,并及時拔除病菇,以免傳染其他菇。
3、褐斑病
褐斑病主要危害子實體表面組織,不會深入菌肉內,發病時子實體菌蓋或菌柄上出現褐色的病斑,隨著病情發展逐漸擴大,最后整個子實體變為褐色,在潮濕環境下,菇表面有黏液。此病在高濕環境或在子實體形成時噴灑受污染水易誘發此病,夏季反季節栽培也易誘發此病。
防治方法:在出菇時要控制覆土的含水量,以土壤不粘手、表層土露白為宜,在空氣濕度較大時,要加強通風降低濕度,在出菇時要避免像子實體上噴水。發現病菇后及時清除,并帶出菇房做無公害處理,噴水藥劑防治。
以上雞腿菇的常見病害防治方法介紹,希望能幫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敬請關注我們。